第561章 承担责任的底气,成蟜一直都有(2/2)
成蟜看到王贲吃饭,就想起那段时光,全军实现一日三餐,还是很有压力的。
他草草喝完早粥,询问道:“黑冰台的据点暴露了?”
“暴露了一个,发现那些暗探后,在街道甩开他们以后,我才换了两个据点,把剩下的信分别送出。”
王贲放下饭碗,口中的食物迅速咽进腹中,成蟜转着碗里的勺子,边想边说:“你继续吃。”
王贲目光下移,在白粥上停了片刻,就抬起目光,看向成蟜,说道:“给大王的信,理应最为重要,我便最先把它送了出去,怕是送信的人,还没有出临淄就被齐国盯上了。”
“不过,为了谨慎行事,他们会兵分五路,同时出城,真正送信的人,会晚几个时辰离开。”
王贲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军中参训,第一份业绩,就是砍下敌国士卒的头颅,在军中有专门负责传递情报的斥候。
所以,情报传递的任务,是他的弱项。
他做这些,全凭谨慎行事,追求稳妥的本能。
“那没事,如果这么安排,还是让齐国搅了局,只能说天不助我。”成蟜平静如初。
两个人的想法,明显不同。
为了事情的成功率,以及保全身边人的目的,成蟜没有告诉王贲实情。
王贲担心的是齐国搅局,误了信件送达的时间,而不担心送信的人,会被齐国杀掉。
双方不是敌对国,犯不着杀对方的急报。
而这,偏偏是成蟜最不担心的。
此前和田成说的那些话,也不算全都是假的。
他不需要后胜的道歉,不代表他不会借题发挥。
若是过几天,事态有变,往咸阳送信,就会成为他发难的底气。
反正信中的内容,除了他和王兄,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
“齐国搅局,总归是对秦国不利的。”
王贲敢作敢当,若是出现了差池,他绝不会逃避责任,当着成蟜的面做起保证:“若是因为齐国派人阻挠信使,误了国家大事,回到咸阳后,我会主动去找王上请罪。”
“不急着说请罪的事,尘埃未定之前,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不好的结果。”
“老子有句话说的很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以,你也不必过多担心,事已至此,静等其变即可。”
成蟜语气淡然,这件事情,仿佛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让王贲佩服成蟜定力的同时,又在心里为成蟜多加了几分。
平时吊儿郎当,不着四六,遇到大事,果然靠得住,稳得住。
有句话,王贲只能在心里说,公子不愧是王上的胞弟,颇有几分王上的风采气度。
事实如何,只有成蟜知道,给王兄的那封信固然重要,却不是最重要。
再加上,若是真的办砸了事情,他就把所有的事情扛下来,不会让王贲受到半分牵扯。
可能影响六国格局的谋划,失策的后果,王贲承担不起。
其实,成蟜也承担不起。
只不过,他有王兄护着,结果会比王贲好得多。
王贲是天生的将领,他的舞台,应该在战场上,而不该因为一次失策,失去施展才能的机会。
这不仅仅是王贲的遗憾,更是秦国的损失。
所以,不是成蟜有定力,而是有做错事,承担后果的底气。
若是有可能的话,他当然希望,事情按照计划发展。
“公子,叔孙通求见。”
王贲正在出神,听到外面的声音,他离开座位,主动告退。
“你吃你的就行,我和他说几句话,用不着避人。”
成蟜抬手拦下他,亲自起身去开门。
叔孙通是没有资格让成蟜亲自开门,但是他去办的事情,有资格。
也许会有人觉得,成蟜过于双标,有价值和没价值,完全是两种态度。
成蟜自会大方承认,精力有限,只够用来应对有价值的人。
有价值,有能力的人,得到特殊的关注,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公子,在下已安排好家中老母妻儿,不知何时动身?”
叔孙通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表现一番。
他没有成蟜需要的才能,就只有拿出过人的效率,以及做事的可靠,让对方放心把事情交给自己。
成蟜着实吃了一惊,叔孙通一晚上就做好安排,效率确实很不错。
这也说明,叔孙通的确把成蟜吩咐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你既为我办事,我自然不能让你有后顾之忧,家中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可以直接说出来,能帮的我会尽力去帮。”
叔孙通迟疑少许,拒绝道:“多谢公子美意,在下家中一切都好,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也不便打扰公子。”
“嗯,如此就好。”
成蟜侧着身子,让叔孙通进到房间里,说道:“还有一些事情,我要和你交待一下,若是全都准备好的话,你离开我这里,就可以直接出发了。”
“公子有所吩咐,在下定竭尽全力。”
叔孙通站在外面的时候,不敢往房间里偷瞄。
现在,看到在房间里吃饭的王贲,微微诧异后,便朝着对方行礼打招呼。
可以和成蟜共同用餐,还不用避开谈话,一定是心腹中的心腹。
礼多人不怪,叔孙通不求与对方有所交集,只求不得罪对方,留下个不错的印象。
“谈不上吩咐,就是想叮嘱你几句,找到人以后,路上一定不要耽搁,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咸阳后,去知笙楼找昌文君,等我返回秦国。”
成蟜这么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昌文君手中的权力全部交出,如今只是有个爵位,因为成蟜带头不领封地的缘故,他多次主动申请削减封地,配合成蟜和秦王的谋划。
而且,他还参与到成蟜的知笙楼经营,几乎每天都去,风雨无阻。
叔孙通到了咸阳后,见到一门心思投入经营,手无实权的昌文君,难度无疑是最小的。
“公子放心,在下一定会按照公子的吩咐,分毫不差地完成任务。”叔孙通信誓旦旦。
这是他接到的第一份委托,也是成蟜的考验,事情办成了,将来出仕秦国的可能性,也会大上许多。
尽管成蟜说过,给不了他官职,但成蟜在秦王面前的一句好话,抵得过他一百次的努力。
就凭这一点,叔孙通也会竭尽全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