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孙皓即吴国帝位,刘谌镇守襄阳城(2/2)
司马骏,这位魏国的资深将领,率领着众多魏将,神色复杂地退出了这座他们曾紧握数十年之久的坚城。虽然心中满是不甘与不舍,但军令如山,不得不遵。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一座即将迎来新主人的襄阳城。
而在房陵郡,交接的氛围则显得更为紧张而火药味十足。庞会与关彝,这两位各为其主的将领,已连续对战数月,战况胶着,互有胜负。对于撤出房陵郡的命令,庞会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懑,但同样,军令难违,他只能咬着牙,带着不甘的心情遵从。而房陵太守刘亮,却选择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没有跟随魏军返回。
交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刘谌迅速对这些城市的军事和行政长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新城三郡,他依然信任并委以重任于刘亮,让其继续担任郡守之职。而关志与关彝,则负责起新城三郡的军事防务,确保这片土地的安全与稳定。
襄阳,这座刘谌心中的重镇,他决定亲自坐镇。樊城,则由张翼率领爨熊和毛炅镇守,他们皆是身经百战的勇将,定能确保樊城的安全无虞。而沐坦,则负责多方调度,确保整个地区的军事与行政运转顺畅无阻。
随着人事任命的下达,刘谌也开始密切关注起天下的局势。不久,他打听到一个重磅消息:吴景帝孙休已经驾崩。这个消息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刘谌心中涌起了无数的波澜。他深知,这是与吴国恢复关系的一个绝佳机会。
刘谌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给皇兄写一封信,将这个消息详细地告知。在信中,他不仅阐述了吴景帝孙休驾崩的经过,还提到了当前交趾发生的叛乱,指出吴国此刻自顾不暇,正是与吴国再次恢复同盟关系的最佳时机。同时,他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难处: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使吴国。
信鸽带着刘谌的期盼与忧虑,振翅高飞,向皇兄的方向飞去。仅仅一日之后,信鸽便带着皇兄的回信返回了襄阳。回信的内容简洁明了,却充满了对刘谌的信任与期待:“谌弟镇守襄阳,一切事情可自主决断,不必事事禀报!”
刘谌手中紧握着皇兄的回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他深知,这是皇兄完全让他自己解决的意思。然而,对于出使吴国的人选问题,他依然感到苦恼不已。自己亲自前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现在张布在吴国权势极大,自己去了恐怕会凶多吉少。
正当刘谌愁容满面、思绪万千的时候,一个军校匆匆走进了府中,神色匆匆地报道:“范长生先生已经到达了襄阳,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刘谌闻言,心中猛地一亮,喜出望外。范长生的到来无疑为刘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连忙吩咐道:“快快有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