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众谋士主张议和,众武将出言怒斥(2/2)
“现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我等虽据有一方之地,但袁术势大,若与之硬拼,恐非明智之举。诸位先生想必便是此意。”
“然而袁术虎狼之辈,野心勃勃,岂能说退便退?议和之举,断不可行。我儿伯符,自临淄回程之时,已与广陵太守张超达成协议。张超有意与我等联手结盟。”
“目今天下局势,实是纷乱至极。董卓虽死,但余孽尚存,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争夺天下。袁绍在冀,曹操在兖,刘表据守荆州,亦不容小觑。如此局势,若单打独斗,必然难成大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如今与张超之合作,乃是我等破敌的关键。但此事宜早做决断,目前还需一人作为使者,前往广陵张超处商定出兵援助之事宜。这个人选,至关重要。需得有勇有谋、能言善辩之人,方可担此重任。”
顾雍几人被武将们如疾风骤雨般的一顿训斥,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此时闻听孙坚说出此事,虽然都各自有意出面为使,但是却不好意思再站出。
孙坚瞧着这场面,心中烦躁不已。他眉头紧锁,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满是忧虑与疲惫。
他缓缓踱步,双手背后,时不时叹一口气,那沉重的气息仿佛要将这正堂的空气都压得稀薄。
只见孙策目光急切,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眉头越皱越紧。忽然,他发现诸葛瑾并不在这正堂之中。
“诸葛子瑜为何不在?”孙策下意识低声自语。
孙策那下意识的低声自语,尽管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众人耳中。几个谋士听闻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复杂。
诸葛瑾是孙策从临淄带回来的,虽然也是名士,但在这些人眼里面,毕竟还是外来人。
自那日几人随孙坚入府议论大事之后,这段时间诸葛瑾倒不经常出面,反而是与孙策来往的相当紧密。
孙策忽地想起一事,眉头不禁皱得更紧了。那诸葛瑾自跟随着他来到此地后,至今都未曾获得一个正式的官职身份。
虽说平日里两人相处极为密切,诸葛瑾时刻伴在自己身侧,可从名分上来说,最多只是自己的一个幕僚罢了。
也正因如此,眼前这般商议军政大事的场合,乃是一众有着正式官职在身的谋臣汇聚之地,诸葛瑾自然是不在这队伍之中的。
孙策略作思忖后,眉头微微舒展,他上前几步,压低声音附在孙坚耳边说道:“父亲,孩儿有个想法。诸葛子瑜乃是徐州名士,才学谋略皆是不凡,此前随孩儿回来之时,也曾与广陵太守张超见过一面。如今这使者人选至关重要,孩儿觉得,倒不如就让诸葛子瑜,去做这个使者。”
“不知父亲意下如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