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首先,我肯定是个人 > 第238章 徐家家主,当朝右相

第238章 徐家家主,当朝右相(2/2)

目录

徐诚连忙起身道:“孙儿知错了。”

“哦,错在何处?”徐渊海反问。

徐诚老老实实答道:“错在没有完全的准备便去挑衅,错在思虑不严、不慎。”

徐渊海点点头,面带笑容,老人斑挤在了一起,像一颗坏了的果子。

“知错能改就好,我们徐家不缺试错的机会。”

听到这句话,徐诚才算是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徐渊海积威甚重不止是在朝堂,在家中也一样,徐家里没有人不怕的。

徐盛东则是起身问道:“父亲,之后要从何处着手?”

徐渊海不答,只是甩出一叠文录,道:“先看看这个吧,史官刚修的史,为陆长立传做的先手准备,刚刚送来,还热乎着。”

徐盛东接过,翻看了几眼便皱起了眉头,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后狐疑道:“陛下是真打算冒天下之大不韪?”

文录到了徐诚的手里,他还疑惑父亲为何会这么一问,可看了两眼文录,顿时明了。

简单点说,为陆长修史,记载了他在赤花镇力敌三百重骑,救下皇帝和几位开国功臣的性命。

这点在原先的史书上便有,只是没有登记名字,但诸多开国大将都知晓此事,算是合理。

可之后陆长上书《治国十三疏》,《农时要术》,《武装改变战争格局》等等,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而且还写明是陆长口述,陛下亲笔成书,偏袒的意思过于明显了!简直是明晃晃的将功劳安插到陆长的身上。

此时,徐渊海也开口了,“诚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滑稽荒诞?认为是陛下为他虚构的功劳?”

徐诚稍一犹豫,想到刚刚父亲的话,便也起身道:“孙儿也是这么认为的。”

徐渊海点了点头,说道“先不提是不是他做的,无论是《治国十三疏》还是《农时要术》这些,确实都是陛下拿出来的。”

“换句话说,陛下愿意牺牲自己的功绩,去填补他在功劳上的空缺,我等身为臣子,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拦得住陛下呢?”

人各有志,有好大喜功者,也有淡泊名利之人,可没有哪位帝王能做到让自己的功绩转给别人,更何况这位帝王,还是十四境的强者。

父子两人也沉默了,一时想不到如何回答。

徐渊海见着两人沉默的模样,便笑道:“那我再告诉你们,这些东西,确实是那个陆长写的呢?”

“这怎么可能!”徐盛东脱口而出。

徐渊海说道:“我请示过当年之人,准确点说,是陆重生在陛下还未起事之前教导给陛下,陛下在登基之后总合了写出。”

说完,徐渊海叹了口气,“陛下一直在等这一天,那些治国良策的最后,都有陆重生的名字,不管那人叫陆重生还是叫陆长,他确实有治国大才。”

让人叹服的点又多了一个。

徐盛东便说道:“有功绩在身,那他岂不是名正言顺?”

徐渊海只是在教导孩子,他有自己的打算。

“盛东,你和盛启说一声,把外线都断了吧,从现在开始,都不要去招惹那人,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无论他怎么出招,你我不接招便是。”

“我徐家只管问心无愧,他有什么招尽管使,我不接招便立于不败之地,米粒皇朝,毕竟不是他的皇朝,陛下也有自己的事要做。”

徐盛东还有些不甘心,斗胆又问:“可是盛元就要死的这么…”

徐渊海摆了摆手,眼底里闪过一丝精芒。

“死了就死了,盛元一死,正好断了他和徐家的关系,他这一手,反倒是对我徐家有利,家族传承,什么为重?”

徐盛东,咬了咬牙,拱手躬身。

“延续为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