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 > 第249章 李隆基准备南幸,李亨被任命监国

第249章 李隆基准备南幸,李亨被任命监国(1/2)

目录

“杨爱卿,诸公可谈论出甚方案?”李隆基面容憔悴地问道。

杨国忠连忙拱手回道:“陛下,微臣与诸公商议再三,认为还是幸蜀为最佳方案。”

其实杨国忠根本没召开会议讨论此事,还暗地里禁止讨论,为得就是让李隆基去蜀地,这样自己还可以继续把控朝廷大权。

一旁的高力士建议道:“陛下,臣认为可以幸蜀,让太子监国,陛下则以巡视地方为由先撤往蜀地。”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思忖之色。他深知高力士这话别有深意,让太子监国,一来能稳住朝堂人心,二来也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不至于显得自己全然只顾逃命。可他又担心放权之后,局面失控,毕竟身处乱世,权力的缰绳稍有松动,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变故。

杨国忠听闻高力士所言,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咒骂这老太监多事。他本意是带着皇帝入蜀,在那片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上继续手握大权,要是太子监国,往后哪还有他杨国忠的好日子过?于是,他急忙开口道:“陛下,此时让太子监国,恐怕不妥。太子年轻,未经太多世事,骤然担此大任,恐难以应对这复杂危局。况且燕军来势汹汹,分秒必争,还是陛下亲率銮驾,尽快启程为宜。”他一边说着,一边偷瞄李隆基的神色,额头上隐隐沁出了汗珠。

高力士不紧不慢地瞥了杨国忠一眼,心中冷笑,这杨国忠的小心思,他怎会看不穿。他接着劝道:“陛下,正因局势凶险,才更需稳定人心。太子监国,象征着大唐皇室血脉的延续,军民得知,必能士气大振。而陛下前往蜀地暂避,也能避开这阵锋芒,待勤王军聚齐,再行回銮,重掌大局。”他的声音沉稳平和,每一个字却都沉甸甸地砸在众人的心间。

李隆基面露难色,在龙椅上坐立不安,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扶手。他内心纠结万分,一边是祖宗留下的江山基业,一边是自身安危,权衡再三,终是缓缓开口:“力士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太子监国,诸多事宜还需细细安排。传朕旨意,即刻宣太子进宫,共商此事。”

杨国忠心中叫苦不迭,却也不敢再多言语,只能暗暗盘算着待会儿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把这局面再掰回自己想要的方向。

不多时,太子李亨匆匆进宫,踏入殿内,见父皇与诸位大臣神色凝重,心中已然知晓事情棘手,赶忙跪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急召,所为何事?”他低着头,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机敏与沉稳。

李隆基当即问道:“亨儿,朕欲让你监国,你可有甚想法?”

李亨听闻此言,心中一喜,兢兢业业当了这么多年储君,总算是可以品味一下权力的味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