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恒泽医科大的交流序曲(2/2)
从展览馆出来,便是临床教学大楼。走进现代化的手术室观摩区,透过巨大的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正在进行的一场模拟手术。叶芸拿起对讲机,与手术室内的麻醉师沟通后,向众人讲解。“现在进行的是一台心脏搭桥手术的麻醉辅助流程。大家看,麻醉师要精准控制药物剂量,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可能关乎手术成败。”她一边说,一边用专业的医学术语解释着,又不时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让非麻醉专业的同学也能听懂,法语、德语的讲解版本无缝切换,展现出深厚的语言功底。
一位外校同学举手提问。“学姐,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判断该用哪种麻醉药物调整方案呢?”
叶芸赞许地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这是个好问题。在紧急状况下,经验和知识储备至关重要。我们要在瞬间回顾患者病史、当前生理指标,结合手术进程……比如遇到大出血,可能就需要快速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同时调整麻醉深度,避免脑缺氧。”她详细作答,眼神专注而坚定,让人信服。
参观完手术室,一行人来到会议室。桌上摆满了恒泽医科大近年来麻醉学领域的科研成果资料,叶芸一一介绍。“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新型麻醉监测算法,能提前预警术中麻醉风险,准确率较以往提高了15%;还有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体化麻醉方案制定系统,已经在多家附属医院试用,有效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阐述脱口而出,会议室里的气氛热烈而庄重,外校师生们不时发出惊叹声,与恒泽的师生们展开热烈讨论,杨玉和刘宇轩穿梭其中,分发资料、引导交流。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校园的人工湖边,波光粼粼。叶芸带着大家漫步湖边,紧绷了一上午的神经此刻稍作放松。“这是我们学校的‘静心湖’,很多同学课后会来这儿散步、思考病例。医学之路漫长又艰辛,但希望大家都能在忙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她用轻柔的语调说着,俄语、意大利语版本的话语飘散在风中,同学们脸上满是惬意,交流着这一天的收获,笑声在湖面上回荡。
当夕阳的余晖将校园染成暖橙色,外校师生们踏上归程。叶芸、杨玉和刘宇轩在校门口挥手道别,看着远去的车辆,叶芸心中满是感慨:。“这次交流很成功,大家都辛苦了。”
刘宇轩抹了把额头的汗,咧嘴笑道。“是啊,学姐,真长见识!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杨玉点头赞同。“通过交流能拓宽视野,对咱们自身发展也大有裨益。”
恒泽医科大的校园又恢复了平日的节奏,但今日交流碰撞出的学术火花,已悄然在师生们心中种下奋进的种子,等待着未来绽放光芒,而叶芸学姐自信优雅的讲解身影,也成了外校同学心中恒泽医科大最美的印象之一,激励着他们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