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观盐池(2/2)
李世民看着李治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耐心地解释道:“稚奴,盐可不只是关乎饭菜的味道那么简单。它就像人体的活力源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国家层面,盐税更是如同大厦的基石,虽不引人注目,却默默支撑着整个大唐的繁荣稳定。所以,这盐池的管理至关重要,关乎我大唐的兴衰荣辱。”
随后,李世民带着皇子们沿着盐池缓缓踱步,边走边看。当看到盐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时,李世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他转身对李承乾和李泰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子、青雀,你们瞧这盐工们,他们如此不辞辛劳,挥洒汗水,才换来了这盐池的丰收。朕之天下,百姓乃是根本,这盐池的管理,必须兼顾百姓的利益,绝不能让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李承乾连忙点头称是:“父皇教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儿臣日后治理天下,必将以民生为本,如同呵护娇嫩的花朵,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保我大唐江山永固,长治久安。这盐工们就像那无数默默奉献的蝼蚁,虽个体渺小,但汇聚起来却拥有移山填海的巨大力量,是我大唐繁荣昌盛的根基所在。”
李泰也赶忙说道:“父皇,儿臣明白。儿臣定会深入思考如何在大力发展盐池产业的同时,改善盐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既能全身心地投入生产,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唐的皇恩浩荡。这就像养鱼之道,既要让鱼儿肥美健壮,也要让鱼塘的水清澈见底、环境适宜,方能实现鱼水和谐,互利共赢。”
李治则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盐池边的一个小盐堆旁,蹲下身子,伸出小手,用手指轻轻触碰着盐晶,惊叹道:“哇,这盐白白的,好似冬日的初雪,好漂亮啊!”
在参观盐池的过程中,李世民又与大臣们深入探讨起盐池的长远规划。一位大臣深思熟虑后建议道:“陛下,可在盐池附近选址建立一些盐仓,就像为珍贵的宝物打造坚固的宝库,以便更好地储存和调配食盐。同时,组织盐商统一运输,犹如为混乱的商路制定清晰的规则,减少损耗与混乱。”
李承乾略作思索后说道:“父皇,儿臣觉得此计甚妙。但在盐商的管理上,绝不可掉以轻心,需制定严格的法规,如同为狂奔的野马套上缰绳,防止他们囤积居奇或哄抬盐价,扰乱市场秩序。这管理盐商就像驾驭马车,既要让马跑得顺畅,也要握紧缰绳,精准掌控方向,方能确保盐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李泰眼珠一转,接着说道:“父皇,儿臣还想到一个点子。可在盐池周边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与盐相关的副业,比如盐渍食品的制作等。这就像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多样的作物,既能充分利用盐池资源,又能为百姓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让大唐的经济之树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李世民认真聆听着皇子们和大臣们的建议,心中暗自欣慰,他面带微笑,语气坚定地说道:“朕此次观盐池,可谓收获满满。诸位爱卿与皇子们的见解都独具慧眼,极具价值。朕会综合考量各方意见,精心制定出有利于我大唐盐池长远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宏伟策略。这盐池之行,让朕深刻认识到大唐在经济民生方面仍有广阔的天地可供挖掘与提升。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皇子们奋发图强,定能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如日中天。”
参观结束后,在返回的途中,李承乾对自己的幕僚感慨道:“此次盐池之行,真如醍醐灌顶,让我深切体会到经济事务的复杂多变与至关重要。我不能再局限于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学习,需全方位提升自己。这盐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在治理国家上的诸多不足,我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弥补。”
李泰则在马车里兴奋地对幕僚们说道:“这次我在盐池之事上的表现,父皇肯定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得抓紧时间整理一份详尽的关于盐池发展的策论,呈给父皇过目,让他亲眼见证我的才华与能力。这盐池就是我迈向皇位的一块关键基石,我定要牢牢把握,绝不让机会溜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