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 第39章 入局钢铁业,掌握谈判主动权

第39章 入局钢铁业,掌握谈判主动权(2/2)

目录

林易笑的一脸从容。

他流动资金有限这事儿,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所以这时候口气大一点,更有利于他全方位的占据主动。

冶金厂启动需要多少钱,俞兴民早就计算过。

最少五十万打底。

这还是一开炉就需要的。

如果再计算上半年甚至一年的亏本生产,这个数字最少要一百五万。

这笔钱原本对他来说,并不算多。

甚至现在都能拿得出来。

只可惜眼下兴业纺织厂举步维艰,纺织市场又不见丝毫好转的迹象。

甚至就连银行,都贷不出款来。

面对纺织主业后续无底洞似的投入,他也在想方设法证自己的现金流。

至于说像范中旭那样,为了碱厂敢于变卖自己的家财孤注一掷……人和人不同,这种事儿俞兴民做不到。

如果他真有这样的气魄,该是这时候就直接把日渐艰难的兴业纺织厂出手变现,专门搞更具前途的冶金厂去才对。

“林先生既然来找我谈合作,那想必是了解过冶金厂的现状了。”

俞兴民也是个精明的老商人,涉及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之后,他反倒变得淡定起来。

并不急着告诉林易需要的启动资金。

而是掰着手指头,开始给林易讲起了自己的先期投资。

各项费用算下来,在他的嘴里,建设钢厂的花费蹦到了二百一十多万。

其中的水分大概有三十万。

这是俞兴民留下的谈判空间。

必要的时候自己让利三十万,眼前这个很有气势的年轻人,还不得感恩戴德,忙不迭地把钱掏出来?

“至于说冶金厂投产的启动资金,我们合算过,一百万就足够了。”

俞兴民打了个埋伏,计划着先把林易忽悠进来。

到时候一百万不够,可木已成舟,眼前这家伙也只能咬着牙继续往里投。

而那时掌握主动权的是自己。

在股权谈判上,就能占据绝对优势。

有些得意的想着这些,他笑道:“林先生你是知道的,我们华夏的钢铁产业现在规模还是太小,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钢铁,所以市场前景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冶金厂投产,用不了的多长时间就能盈利。”

“不瞒你说,其实已经有很多人,有这个意向投这笔钱了。”

“只是这些人太过斤斤计较,总想着占便宜不吃亏,我前期两百多万的投入,他们只给我折价一百八十万。”

“他们也不想想,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俞先生说的是。”

林易点着头,笑道:“一座现成的冶金厂摆在那里,一投资很快就有产出。”

“认真说起来,资金周期也是一块很大的成本,谈合作的话,这一点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听着这话,俞兴民立刻对林易刮目相看。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连这种隐性成本竟然也懂。

赞叹着,他手抚膝盖道:“林先生说的太对了,有些人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这点,还是故意装傻。”

“和我谈的时候,竟然提都不提这事儿。”

“呵呵。”

林易呵呵一笑,道:“所以俞先生投入两百一十多万建了一座冶金厂,却卡在临门一脚,迟迟不见产出。”

“周期拉的这么长,想必最近压力很大吧?”

俞兴民:一万匹奔腾而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