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抱金砖 > 第354章 康平俊男,611所报道

第354章 康平俊男,611所报道(2/2)

目录

听他“鹰眼火控雷达”郭向北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听到后面才明白是1437火控雷达制造成功了,开心的同时也大为震撼。

原本他以为想要造出来最少一两年时间,可这才多久啊?

满打满算不到半年时间!

这一刻他对这个时代国防科研工作者的拼搏精神由衷感到敬佩,也为自己能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而感到自豪。

当知道顾富强的昨晚空军活动,就是邀请他参加1437火控雷达施展模拟测试时,后悔的差点拍肿了大腿。

吴教授表示后面他们会继续钻研,深挖鹰眼项目,郭向北鼓励的同时也在考虑是否拿出更高级的火控雷达技术。

但是想了想暂时还是算了,让607所继续积累经验吧。

更高级的技术拿出来一是技术积累不够,二是科技底子太薄,就是拿出来没有配套的卫星网络系统也发挥不出来实力。

由于催的紧,611所这次来的人都没有带家属,上报23个人,审查后被刷下去4个,剩下19个人,都是技术中坚。

404所中高层参加了欢迎会,顾富强主持会议发表欢迎词介绍相关领导,曹延河宣读相关规定制度,刘宝勇简单了两句。

当听到曹延河副所长宣读相关福利政策时,

就近安排家属工作,安排孩子上学,没结婚的分配30平米筒子楼住房,结婚的安排两室一厅一卫楼房,级别高的安排三室一厅楼房。

还有什么专利费,任务完成奖励,实验补助,津贴,奖金等等。

他们都怀疑是不是听错了,国内还会存在有这么高福利的单位?

看着熊江同志宣布分房情况。家里人口多住不过来的同志后面可以打申请,换大房子或者协调再分配。”

他是懂

熊江从脚边提起一个袋子,掏出来厚厚一沓牛皮信封放在面前。拿着一份文件道:“由后勤房管科同志带你们去认门。”

“姚文元同志,分配三室一厅楼房一套。”

姚文元起身,上前接过信封,捏了一下感觉里面有几把钥匙和厚厚纸张。

下来打开一看,崭新的三把钥匙和几十张各种票证。

别看他在611所是总工,可住的房子是几十年建的筒子楼。是楼房,一共就不到50平米,厨房厕所都在楼道上,夏热的要死,冬冷的要命。

看着周围凑过来的同事,他大大方方打开信封给他们看,笑呵呵道:“别急,都会有的。看来我们的好日子来了!”

熊江继续叫道:“胡开军同志,分配两室一厅楼房一套。”

........

后勤处现场发放住房,一下子点燃了

房子是最实际的东西,关系一个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代工人干部是国家分配住房,但无论哪里的单位房子是永远不够住的。想分房都得排队,不是工龄长就能分到房。

这里面门道太多,讲资历,讲贡献,讲关系,一言难尽。

404所不存在这种情况,提前把靠西边的一千多亩地全划拉进来,从单位开始运行,盖楼的施工队就没停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