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治河之法(2/2)
谢瑄道:“长平处于剑河下游,此处积聚的洪水最多,要想让洪水退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水引向别处。”
萧烬沉声道:“孤也想过将长平府内积聚的洪水引向别处,可并未找到合适的地方,你可想过要将剑河之水引向何处?”
谢瑄道:“这是自然。”
他取出舆图摆放到桌面上道:“殿下请看,剑河与海并不接壤,所以积聚的河水才无法排出,可这汉河就不同了,若是能将剑河与汉河相联通,剑河之水便能通过汉河排入大海,届时长平府城的水自然就会退去。”
听闻此言,李茂立刻开口道:“可若想将剑河与汉河连通何等艰难?剑河与汉河可连接之处唯有两处,可一处隔着碧峦山,这碧峦山连绵近百里,要想移山无异于痴人说梦,另一处又有着玉宁府城,想要连通两河就要将整座府城淹没,不谈其中的损失,光是说服玉宁府城内的百姓搬离都是个大问题。”
剑河决堤虽然对大盛来说是头一遭,可历史上剑河决堤的次数少说也有十几次了,谢瑄这个办法并非没有人想到,只是想是一回事,做却是另一回事,否则为什么朝代更迭这么多年,这件事却一直没人去做?还不是因为实施起来难度太大。
众人都不看好谢瑄这个想法,谢瑄道:“万事开头难,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此次剑河决堤造成的损失巨大,再等下去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更何况就算这一次躲过去,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不把这个问题一劳永逸,剑河周边的百姓将会永远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李茂问道:“你说得是有道理,可又该如何实施呢?”
谢瑄道:“事在人为,不瞒诸位,其实我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辰州缺水,连连干旱,榆阳更是其中最严重的地方。之前我与诸位同僚在榆阳修建水渠,本是引沧河之水入榆阳,可沧河之水不算丰盈,除开沧河两岸的用水外仅能供给榆阳一地,无法解决辰州的旱情。若是能连通剑、汉两河,将两河之水引入辰州,不仅能彻底杜绝剑河决堤的问题,还能解决辰州的连连干旱,提高粮食产量,此乃一举两得。”
他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热血沸腾起来,可几人都心知肚明这其中的难度。
李茂摇了摇头道:“谢大人,不是下官要针对你,只是这件事未免也太过异想天开了。连通剑河和汉河之事尚且还有实施的余地,可这将两河之水引入辰州其难度不亚于登天啊。江州与辰州相距千里,想要将两河之水引过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数目。这法子虽好,可眼下国库吃紧,朝廷如何能拿得出这许多银钱呢?”
谢瑄却道:“李大人的顾虑我能理解,此法实施起来虽然艰巨,但却功在千秋,哪怕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去完成,亦是值得的。”
上一世谢瑄同样提出了这个想法,只是萧煜觉得此法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不可预计的,盛安帝也不会支持,便只采纳了连通两河解决水患的建议。
后来萧煜登基为帝,谢瑄本想重提此事,但萧煜却先一步对谢家发难,这个想法便也不了了之了。
如果可以,谢瑄希望这一世能够完成这件事,纵然此法实施起来十分艰难,可它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能够完成,大盛的国力绝对能提升不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