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遗梦南国 > 第111章 火烧三营涪城中计 水浸纱衣新桥发急

第111章 火烧三营涪城中计 水浸纱衣新桥发急(1/2)

目录

北军涪水大营,众将士抬着几百个高约一丈的竹筏,上了战舰,再将成捆的干草和柴薪绑在了竹筏上。

都督甄琛一身金甲,头戴铜盔。

弯腰仔细端详着。

“奚将军,你这是......”

甄琛指了指竹筏。

只见奚康生微微一笑。

“都督不是要我想出破敌之策吗?”

“眼前这些竹筏便是了。”

甄琛皱了皱眉头。

“将军是想效仿诸葛孔明,火烧赤壁?”

“可是,东风在何处啊?”

见甄琛如此,奚康生抿嘴笑着,并未多做解释。

“传令下去,所有战舰,均不可生火掌烛。”

“待先头战舰鼓声响起,再一同厮杀过去!”

“得令!”

奚康生抬头望了望天空,月明星稀,不见一朵云。

“这......未免太过冒险了!”

“若是被敌军发现,一旦掩杀过来,我军如何能抵挡啊!”

甄琛急的直跺脚。

再看奚康生,却是泰然自若。

“将军若执意如此,本都督只好留在大营了!”

甄琛说着,便要往下走。

“都督且慢!”

奚康生伸手拦了一下。

“将士们知道都督在此,故而士气高涨。”

“若是都督弃之而去,我军又如何能御敌呢!”

甄琛见走也走不成,只得扶着栏杆,闷头不作声。

子时正,星月的周边忽见浓云翻滚,没一会儿便将天空全部吞噬。

奚康生狠狠地拍了下栏杆。

“来了!来了!”

“哈哈哈......”

甄琛听他这一拍,甚为惊愕,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传令!”

“放下竹筏!”

“得令!”

不出半个时辰,数百张缠着柴草的竹筏缓缓下水。

借着西北风顺流而下。

身后的两艘战舰也跟着低速向前。

南国水军将士远远的望着,夜黑风高,除了那两艘战舰也看不到什么东西。

于是便跑到了舰舱里禀报。

“报都督,水面有两艘战舰驶来!”

张子响拿开身上盖着的斗篷,揉了揉眼睛。

“只两艘吗?”

“我等没有看错!”

“只有两艘战舰!”

张子响缓缓起身,裹了裹身上的麻袍走了出去。

只见那两艘战舰越来越近,黑漆漆的看不清是否有人在上面。

迟疑之间,又见一大片漂浮物冲了过来。

张子响眯着眼稍作思索,又张开手试了试风速,这才缓过神来。

“不好!”

“快快擂鼓备战!”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数千支火矢一波接着一波从天而降。

南军战舰面前,顿时成了火海。

竹筏撞到战舰上,上面的燃着熊熊大火的柴薪也顺势铺满了整个甲板。

一时间南国水军惊慌失措,来不及躲闪的便染上了满身大火。

风越吹越大,战舰上的大火也越烧越旺。

南军将士多半已纵身跳入水中保命,面对如此场面,即便再三擂鼓,也没有几人防守了。

北军这边,鼓声大作。

一共七十艘战舰闻声后燃起火把,顺水冲了过来。

箭矢、抛车一轮接着一轮,张子响的一百二十艘战舰一大半都被烧毁,有的甚至都没来得及发动便被投石击中,伴着轰隆隆的声响,沉了下去。

“奸诈索虏,吾必破之!”

“速速整军,随我杀过去!”

然而大势已去,所向披靡的益州水军就这么折损在了大火里。

张子响被将士们推上了马,仍旧频频回首张望着。

如此,张子响只得率领残部,回到了郡城内防守。

却说北军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河岸上的要塞。

直到次日晌午,北军的大旗已插到了涪县大门外!

另一边,冯巨基、易琼和席宗范的部伍正往涪县赶来,半路上便接到了张子响求援的书信。

此时,北国征虏将军傅竖言、益州刺史羊祉、骁骑将军淳于堰、龙骧将军李苗,兵分三路,从东侧而来。

北军加上援军,已有十万之众。

而涪县的张子响刚刚吃了败仗,只剩下两万水军和城内的一万步骑,加上援军的五万兵马,和敌军还是有数量上的差距。

况且北军的战马辎重陆续过河,从河面作战变成了步骑攻城,如此战局只剩下被动二字了。

张子响被困城中,因为援军已被索虏拦在了城东郊外,北军并不急着攻城,只是接连不断的用抛车火矢骚扰,或是在夜间佯攻,作出一片喊杀声来。

城内守军心神不宁,张子响急的是团团转。郊外的援军进退两难,可又不能不救,于是乎每日增加了许多伤亡不说。

而这一招‘围点打援’,便是出自奚康生之手。

早在火烧涪水之前,他便给傅竖言去了一封书信,二人可谓是不谋而合,因此城南和城东的敌军像是早就知道了今日这般局势,按照计划行事就可以了。

城东二十里,南军援军大帐,冯巨基等人一筹莫展。

“冯将军,我愿率一千轻骑,进城与张将军商议对策。”

席宗范说完,拱手致意。

只见冯巨基摇了摇头。

“不可!”

“索虏骑兵,极其骁勇。”

“你若以千人之军前去,便如同羊入虎口!”

“我军良将本就寥寥无几,我不能让你去白白送死!”

席宗范听后只得坐了回去。

“将军,恕我直言。”

易琼起身拱手。

“索虏骑兵多于我军,但此时我们所部亦有五万余人。”

“何不以主力人马佯攻城东敌军,在派遣小队人马从涪县北侧伺机进城!”

“如此或许还有希望!”

冯巨基稍作思考,看了看易琼。

“佯攻倒是没问题。”

“可是小队潜入,危险极大。”

“你可有把握?”

易琼听后再次拱手。

“事在人为。”

“末将愿率所部精兵二百,从北侧进城!”

冯巨基点了点头。

“我已向九殿下和朝廷发了书信。”

“益州危在旦夕,即便朝廷此时发兵,涪县恐怕也不能保全了。”

易琼看着冯巨基,神情坚毅:“既如此,就更不应该让张将军一人在城中了。”

“我一旦进城,是攻是守,还请将军......明示!”

只见冯巨基双眼微闭,陷入了沉思。

“南梁州已落入敌手,巴西梓潼二郡若再丢了,益州便没有了屏障。”

“若是我军殊死一战......也许还有些胜算。”

“青云听令!”

易琼听后起身拱手。

“你进城后,告诉子响将军,我会于城东牵制敌军,若城南有机可乘,你们便将涪水一带夺回来。”

“如此,便可拖延几日。”

“益州还有茂远兄镇守,待刘孝仪等人到了益州,便可领兵前来支援。”

“为今之计,我们只有放手一搏了!”

易琼听后跪地行了军礼。

“末将定当奋战到底!”

次日,涪县城东,两军顺次列阵。

远远望去,只有傅竖言、羊祉等人的帅旗,并未见城南奚康生的大旗。

看来这两股敌军是铁了心了要坚守计策,消灭援军了。

西北风逐渐变小,地上时不时的飘起了片片落叶。

既然是佯攻,冯巨基便兵分三路,背靠着树林。

如此一来,撤军时也可以迷惑敌军。

毕竟上次敌军已经吃过亏了,不至于好了伤疤忘了疼。

如此,两军互射箭矢,又以盾牌抵挡,如此几番攻击,谁也不敢贸然冲杀。

快要到了晌午,两军仍旧蜻蜓点水,互相骚扰。

傅竖言见南军迟迟未动,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冯巨基的帅旗就在树林旁边,可这老小子也不冲锋,好像根本没有要进攻的意思。为了增加胜算,傅竖言已经派儿子傅子和把北城外的一万人马调了过来,只留两千将士驻守。

思来想去,傅竖言更加笃定了,怕是中了他们的诡计!

于是传令三军,策马冲锋!

鼓声响起,数万铁骑奔向了冯巨基。

了望塔上,南军旗手急忙挥舞彩旗,三路人马得令后便后队作前队,跑进了树林!

没等傅竖言发令,骁骑将军淳于堰便勒马停了下来。

紧接着,一阵号角声响起,大部队停在了树林外。

龙骧将军李苗看了看淳于堰,摇了摇头。

看来淳于堰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学的太快了些。

“报!”

“报将军!”

一个士卒拖着中箭的身子策马奔来。

傅竖言见状很是吃惊。

“报将军,城北忽然来了一股敌军,此时已经进城了!”

“那两千将士何在?”

傅竖言厉声喝道。

“我守军已溃不成军,死伤者有二百余众。”

“其他士卒,皆已四散逃走了!”

傅竖言浓眉一挑,额头上爆出了青筋。

“蛮夷竖子!欺我太甚!”

手起刀落,便将那士卒砍杀了不说。

涪县城内,易琼跪地叩首。

“末将易琼,叩见将军!”

张子响见到易琼是兴奋不已!

“能于敌军阵营中冲杀进来,汝乃当世吕奉先也!”

张子响扶起易琼,再次瞧了瞧。

“冯将军可好?”

“回将军,冯将军有书信一封,还请将军过目!”

张子响读过书信,心中不免低落了许多。

“敌军势众,冯将军能有如此计策,已不容易了。”

“只是我一万余水军将士,已命丧涪水,此番失利,我罪责难逃!”

“易琼,你且带着将士们,杀出去吧!”

“我张子响,愿与这涪城共存亡!”

易琼听后稍稍拱手。

“将军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