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东北松花江上 > 番第2章 满清强邻罗刹国

番第2章 满清强邻罗刹国(1/2)

目录

满清和沙皇俄国的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和平共处到后来的冲突和战争。?

在康熙年间,清朝和沙皇俄国在尊重彼此领土和主权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平等的商讨。双方派遣使节频繁往来,商务关系和文化交流也有所发展。例如,清朝派遣图理琛四次赴俄,沙俄方面也有多次使节访问中国?。

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以东黑龙江北岸,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阿尔巴金诺,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雅克萨的位置,什么都明白了。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满族的祖先肃慎族就生活在这里。从唐到明的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大明朝官员贪污腐败,导致大明王朝的轰然倒塌,满清奴才登上了北京故宫,满清王朝建立之后,也还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并加强地方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瑷珲)外,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

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各镇,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17世纪上半叶,沙俄由于国力迅速增强,急剧向外扩张。自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

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还以此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对沙俄军的上述侵略行径,康熙帝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这使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驱逐沙俄侵略军。为此,他于平定三藩之乱的第2年(1682年),即赴关东东巡,了解那里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情况,并就准备驱逐沙俄侵略军采取了几条措施:一是加强侦察和封锁。康熙帝命副都统郎坦、彭春和萨布素率兵百余名,以捕鹿为名,渡黑龙江,侦察雅克萨的地形、敌情;又派当地达斡尔、索伦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侵略者。二是令萨布素率部在瑷珲筑城永戍,并和家属一同进行屯垦。三是在瑷珲至吉林途中,共设驿站19个。四是加紧造船,保证军粮由松花江、黑龙江及时运抵前线。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清军派人勒令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迅速撤离。俄军头目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窜至瑷珲抢掠。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全部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

这场历史上称为?雅克萨之战?,清政府派兵反击,最终迫使沙俄退回雅克萨。双方达成协议,沙俄撤回雅克萨?。

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是血与火的碰撞。

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前期谋划、兵力准备、组织人力、具体实施和最后阶段的残酷无情的拼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