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 第58章 百步穿杨的典故

第58章 百步穿杨的典故(1/2)

目录

咱们接着上次的故事讲。晋景公被那个蓬头大鬼打了之后,口吐鲜血,晕倒在地上。内侍把他扶到内室,好久才醒过来。大臣们都很不开心,就散了。景公的病越来越严重,起不来床了。身边有人说:“桑门大巫能在白天看到鬼,为什么不把他找来呢?”桑门大巫接到晋侯的召见,刚走进寝室的门,就说:“有鬼!”景公问:“鬼长什么样?”大巫回答说:“头发乱蓬蓬的,身高一丈多,用手拍着胸口,看起来很生气。”景公说:“你说的和我看到的一样,说我冤枉杀了他的子孙,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大巫说:“是先世有功的大臣,他的子孙被祸害得最惨的那个。”景公很惊讶地说:“难道是赵氏的祖先吗?”屠岸贾在旁边,马上说:“这个巫是赵盾的门客,所以故意借着这个来为赵氏喊冤,主公不要相信他。”景公沉默了很久,又问:“鬼可以赶走吗?”大巫说:“鬼很生气,赶走也没用。”景公说:“那我的病会怎么样呢?”大巫说:“我冒死直说,恐怕您吃不到新收的麦子了。”屠岸贾说:“麦子就在这个月成熟,您虽然生病了,但是精神还不错,怎么会这样呢?如果主公能吃到新麦,你就得死!”他不让景公说话,就把大巫呵斥出去了。

大巫走了以后,景公的病更重了,晋国的医生来看,都不知道是什么病,不敢开药。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跟大家说:“我听说秦国有两个很有名的医生,高和、高缓,他们跟扁鹊学过医,能明白阴阳的道理,擅长治疗各种内外病症,现在是秦国的太医。要治好主公的病,只有他们才行。为什么不去请他们来呢?”大家说:“秦国是我们的仇国,怎么会派好医生来救我们的国君呢?”魏相又说:“帮助有困难的国家,分担灾祸,这是邻国之间很好的事情。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我愿意去试试,一定把名医请到晋国来。”大家说:“如果能这样,全朝的人都要感谢你了!”

魏相当天就收拾行李,坐着轻便的马车,连夜赶往秦国。秦桓公问他来做什么。魏相说:“我们国君不幸得了重病,听说贵国有很好的医生高和、高缓,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我特地来诚恳地请求,希望能救我们国君。”桓公说:“晋国不讲道理,多次打败我们的军队,我们国家虽然有好医生,怎么能去救你们的国君呢?”魏相很严肃地说:“您这话不对!秦国和晋国是相邻的国家,以前我们献公和你们穆公结为亲家,关系很好,世世代代都很亲近。你们穆公先接纳了惠公,后来又有韩原之战;接着接纳了文公,却又有汜南的背盟。两国的友好关系不能一直保持,都是因为你们。文公去世后,穆公又错听了孟明的话,欺负我们襄公年幼弱小,出兵崤山,袭击我们的属国,自己遭到失败。我们抓住了秦国的三个元帅,赦免了他们没有杀,可你们很快就违背誓言,夺取了我们的王官。灵公、康公的时候,我们一攻打崇国,你们就攻打晋国。到我们景公向齐国问罪的时候,您又派杜回发动救齐的军队。失败了不知道改正,胜利了不知道停止,抛弃友好,寻找仇恨,都是秦国做的。您想想:是晋国先侵犯秦国呢?还是秦国先侵犯晋国呢?现在我们国君生病了,想向邻国借医生来治病,大臣们都说:‘秦国和我们关系太差了,肯定不会答应。’我说:‘不是这样。秦国国君多次做事不当,怎么知道他心里不后悔呢?我这次来,是想借贵国医生的手来修复先君的友好关系。’您如果不答应,那大臣们对秦国的猜测就对了!邻国之间有互相帮助的情谊,您却放弃了;医生有救人的心,您却违背了。我觉得您这样做不好。”秦桓公看到魏相说得很激动,分析得很清楚,不知不觉就对他产生了敬意,说:“大夫用正确的道理责备我,我怎么敢不听呢?”就下令让太医高缓去晋国。魏相谢了恩,和高缓一起离开雍州,连夜向新绛赶来。有一首诗说:“婚媾于今作寇仇,幸灾乐祸是良谋。若非魏相澜翻舌,安得名医到绛州?”

这时候晋景公病得很厉害,日夜盼着秦国医生来。忽然他梦到有两个小孩子,从自己的鼻子里跳出来,一个小孩说:“秦国的高缓是当世名医,他要是来了,用药的话,我们肯定会被伤到,怎么躲开呢?”另一个小孩说:“要是躲在肓的上面,膏的口疼,坐立不安。过了一会儿,魏相带着高缓来了,进宫给景公诊脉后,高缓说:“这个病治不好了。”景公问:“为什么?”高缓回答说:“这个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了那里。这大概是天命吧。”景公叹气说:“你说的和我的梦一样,真是好医生啊。”给了高缓很多礼物送他回去。

这时候有个小内侍叫江忠,伺候景公很辛苦,早上不小心睡着了。他梦到自己背着景公,在天上飞,醒来后就跟身边的人说了。正好屠岸贾进宫来看景公的病,听到这个梦,就向景公祝贺说:“天是明亮的,生病是阴暗的;在天上飞,就是离开阴暗走向明亮,您的病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晋侯当天也觉得胸口稍微舒服了点,听到这话很高兴。忽然有人报告:“甸人来进献新收的麦子了。”景公想尝尝,就让厨师拿一半麦子,磨成粉做成粥。屠岸贾恨桑门大巫说赵氏的冤屈,就向景公说:“之前巫说主公不能尝新麦,现在他的话不灵验了,可以把他叫来看看。”景公听了他的话,把桑门大巫叫进宫,让屠岸贾责备他说:“新麦在这里,还怕不能尝吗?”巫说:“还不知道呢。”景公变了脸色。屠岸贾说:“这个小臣诅咒,应该杀了!”就命令身边的人把他拉出去杀了。大巫叹气说:“我因为懂一点小法术,给自己招来灾祸,难道不可悲吗?”左右的人把大巫的头献上来,正好厨师把麦粥端来,这时候已经中午了。景公刚要拿起来尝,忽然肚子胀想上厕所,叫江忠:“背我去厕所。”刚放到厕所,一阵心疼,站不住脚,掉进厕所里死了。他到底还是没吃到新麦,还冤枉杀了桑门大巫,都是屠岸贾的错!上卿栾书,带着百官奉世子州蒲举行哀悼仪式,然后即位,就是晋厉公。大家议论说江忠曾经梦到背着景公上天,后来又背着景公从厕所出来,正好应了他的梦,于是就用江忠殉葬了。当时如果他不说那个梦,就不会有这个灾祸了。所以说话不小心会害了自己,一定要小心啊!因为晋景公被厉鬼打死了,晋国有很多人说赵氏很冤枉,只是因为栾氏、郤氏两家都和屠岸贾关系好,只有一个韩厥,孤掌难鸣,所以不敢为赵氏伸冤。

这时候宋共公派上卿华元到晋国来吊唁,同时祝贺新君即位。他和栾书商量,想让晋国和楚国讲和,这样就不用南北打仗,老百姓也不用受苦了。栾书说:“楚国不能相信。”华元说:“我和子重关系好,可以让他帮忙。”栾书就让自己的小儿子栾鍼和华元一起到楚国,先去见公子婴齐。婴齐看到栾鍼年轻又长得英俊,就问华元,知道他是中军元帅的儿子,想试试他的才能,就问:“你们晋国用兵的方法是怎样的?”栾鍼回答说:“整齐。”又问:“还有什么长处?”栾鍼回答:“从容。”婴齐说:“别人慌乱我们整齐,别人忙碌我们从容,怎么会打不赢呢?这两个字说得简单又全面!”从此就更加敬重栾鍼了。然后带他去见楚王,商量两国讲和的事,约定两国和平相处,保护百姓,如果有人挑起战争,鬼神会惩罚他!于是定了日期结盟。晋士燮和楚公子罢在宋国西门外歃血为盟。

楚司马公子侧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商量,很生气地说:“南北很久没有互通了!子重想独占讲和的功劳,我一定要破坏它。”他知道巫臣联合吴子寿梦和晋、鲁、齐、宋、卫、郑各国大夫在钟离开会,就对楚王说:“晋、吴交好,肯定有算计楚国的心思。宋、郑都跟着他们,楚国的属国都要没了。”共王说:“我想去攻打郑国,但是西门之盟怎么办呢?”公子侧说:“宋、郑受楚国的盟誓不是一天了,就是因为不顾盟誓,才投靠晋国。现在的事,只要有利就去做,要盟誓有什么用?”共王就任命公子侧为中军元帅,令尹公子婴齐为左军元帅,右尹公子壬夫为右军元帅,自己带着亲军两广的士兵,向北出发去救郑国。他们一天走一百里,速度很快,很快就有哨兵把消息报告给晋军。士燮私下对栾书说:“国君年幼不懂国家大事,我假装害怕楚国避开他们,来让国君警醒,知道害怕,这样也许能稍微安稳点。”栾书说:“我不敢担害怕躲避的名声。”士燮回去后叹气说:“这次打仗如果失败了还好,如果胜利了,外面安宁了里面肯定会有忧患,我很担心啊。”

这时候楚兵已经过了鄢陵,晋兵不能前进,就留在彭祖冈驻扎,两边都安营扎寨。第二天是六月甲午大尽之日,也就是晦日。晦日一般不打仗,所以晋军没有做准备。五更天快结束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忽然营外喊声很大。守营的士兵急忙来报告:“楚军直接逼近我们营地,排好了阵势。”栾书很惊讶地说:“他们在我们营地前摆阵,我们军队没办法排好队列,交战可能会不利。先坚守营垒,等想好了办法再打败他们。”将领们纷纷议论,有的说选精锐士兵冲出去破阵,有的说移兵后退。这时候士燮的儿子士匄,才十六岁,听到大家讨论没有结果,就冲进中军,对栾书说:“元帅是担心没有作战的地方吗?这很容易解决。”栾书说:“你有什么办法?”士匄说:“传令牢牢守住营门,士兵在营里悄悄地把灶土都削平,井用木板盖住,不到半个时辰,就有足够的地方排阵了。在营里排好阵后,打开营垒,当成作战的通道,楚国能把我们怎么样呢?”栾书说:“井灶是军队里很重要的东西,平灶填井,怎么吃饭喝水呢?”士匄说:“先命令各军准备好干粮和干净的水,够吃一两天的,等排好阵后,把老弱士兵安排在营后另外挖井砌灶。”士燮本来不想打仗,看到自己儿子出主意,很生气,骂道:“战争的胜负是由天命决定的。你这个小孩子懂什么,敢在这里乱说话?”就拿起戈要赶他走。将领们把士燮抱住,士匄才跑掉。栾书笑着说:“这个小孩子的智慧,比范孟还厉害呢。”于是就听从了士匄的计划,让各寨多准备干粮,然后平灶掩井,摆好阵势,准备第二天交战。胡曾有一首咏史诗说:“军中列阵本奇谋,士燮抽戈若寇仇;岂是心机逊童子,老成忧国有深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