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破解铜人之身(1/2)
夜幕降临,黑暗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淹没了城市的喧嚣和白日的繁华。
李大为和都校尉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夜市的喧闹中抽身回到密室。
密室里,那尊铜人静静伫立,在昏暗的烛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二人强打起精神,围着铜人再度细细探查,不放过任何一寸地方。
他们的手指反复摩挲过铜人的每一道纹理,目光一寸寸扫过铜人的周身,可最终依旧一无所获。
密使大人望着那沉默又光滑的铜人,满心的期待如泡沫般破碎,一股酸涩涌上心头,不禁长叹一声:“早知这般徒劳无功,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周折。”
都校尉见状,赶忙劝慰道:“大人,您别太往心里去。这铜人本就是供学子练习针刺的模型罢了,说它里面藏有宝籍,不过是些毫无根据的传言。”
李大为站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说点安慰的话吧,怕显得敷衍;保持沉默吧,又觉得气氛尴尬。犹豫之间,他竟愣在了原地,手足无措。
密使大人思索片刻,把目光投向李大为,说道:“李壮士,你看这样行不行?找个手艺高超的锁匠来,把这铜人里面的机关暗簧统统打开,咱们再仔仔细细清查一遍。”
密使大人话说得很委婉,他心里清楚,夜深人静,诸多不便,实在不好再用命令的口气要求李大为。
好在李大为机灵,一听就明白了密使的意思,立刻应道:“大人,俺马上去找锁匠。”
“夜色这么深了,你去哪儿找啊?”密使有些担忧地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越是热闹的地方,找到的希望越大。”李大为解释道。
都校尉在一旁接过话茬:“俺看州桥夜市那边,就挺有希望的。”
密使大人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说道:“看来都校尉没少去州桥啊?”
因州桥方圆场所复杂,勾栏、瓦肆,妓院遍布。
都校尉听后神色一紧,连忙解释:“大人,都是查案的时候去了不少次数。”
“那平日里就没去逛逛?”密使大人步步紧逼,语气中带着些许质问,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你分明就是平日也常去,为何偏要说都是查案才去。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火药味。
李大为见势不妙,赶忙开口岔开话题:“大人,俺这就去寻锁匠。”
密使大人也意识到自己语气有些重了,缓了缓语气说道:“李壮士,夜晚有些铺面都打烊歇业了,不一定能找到人。要是实在找不到,明天白天再去找也不迟。”
“好的,密使大人,俺就按您的吩咐办。”李大为说完,转身便要离开。
这时,都校尉上前说道:“大人,要不俺和李壮士一道去寻寻?”
李大为摆了摆手,说道:“都校尉,你还是留下来陪陪密使大人吧。”说罢,他头也不回地迈出密室,快步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大为步履匆匆的赶往州桥夜市。
夜幕笼罩了都城汴京,华灯初上,整座城市并未陷入寂静中,反而在夜色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州桥,这座横跨汴河的标志性建筑,此刻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汴京的夜晚,成为了热闹非凡的夜市中心。
李大为踱步在前往州桥夜市的街道上。
连日来紧绷的心弦,这会得到松弛。
还未到州桥,远远地,嘈杂的人声、鼎沸的笑语、悠扬的丝竹声便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热闹的交响乐,钻进他的耳朵。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有烤肉的焦香、糕点的甜香、茶汤的浓香,勾得人馋虫大动。
幸亏他夜餐刚吃不久。
随着脚步的迈进,州桥夜市的盛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李大为眼前。
州桥之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桥栏两侧,悬挂着一盏盏红灯笼,灯光摇曳,映照着人们脸上的笑容。
桥下,汴河的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灯火,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河中,偶尔有画舫缓缓驶过,画舫上装饰着精美的绸缎和璀璨的明珠,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沿着桥边的街道走去,只见摊位如繁星般密布,一眼望不到尽头。
每个摊位前都挂着独特的招牌,或写着“王婆肉饼”,或标着“李家茶汤”,还有“孙记糖葫芦”,字迹工整,色彩鲜艳。
最吸引人的当属美食摊位。一位摊主正熟练地烤制着羊肉,炭火熊熊,羊肉在火上滋滋作响,油脂不断滴落,溅起一朵朵金色的火花。
摊主不时撒上一把香料,那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引得周围的食客纷纷驻足。
不远处,卖包子的摊位前热气腾腾,笼屉一层叠着一层。
摊主掀开笼屉,白白胖胖的包子露了出来,香气扑鼻。食客们排着长队,手中拿着铜钱,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美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