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这不巧了嘛(1/2)
他们虽想研究海洋生物,却没考虑过啥也没准备就瞎研究。
午餐过后,嬴政看向李信:“拉下来可有何安排?”
“禀陛下,接下来就该返程了。”
李信如实相告,“您在海上,天下百姓心难安,望陛下体谅。”
嬴政:“……可。”
虽然还想在海上多停留些时间,但想到岸上前来观礼的诸多百姓及各郡县小官吏们。
他并没坚持留下。
身为始皇帝,嬴政向来自律,从不做让臣子和百姓为难之事。
柳伊伊听出嬴政语气里的几分不情愿,只是笑笑,没戳破政哥想多留在海上些时间的愿望。
倒是王翦低声来了句:“陛下,如今我大秦造船技术越来越强,未来还有更多机会到海上玩耍。”
“咱们都能飞天,能入海了,还有何事是陛下做不到的呢?”
嬴政看向自己的老臣:“武成侯无需担忧,朕都明白。”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自己用不了两年就该驾崩了。
而武成侯也活不长久了。
可如今看来,因为丛林学校的出现,自己和大秦的命运都会得到改变。
连原本前两年就该死亡的喜,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
所以,既定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就看有没有遇到丛林学校,有没有听小柳的话,注意养生。
一切皆有可能。
……
“回来啦,大秦新船回来啦!”
又约两个小时后,琅琊渤海岸边等待的百姓终于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地平线上缓缓出现。
仔细一看,那正是渐行渐近的大秦第一舰琅琊舰的形状。
于是激动高呼:“大秦新船平安回来啦!”
这道声音立即在安静等待的人群里激起千层浪。
原本还三五成群,或坐或躺在沙滩上的众人,此刻瞬间原地跳起,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看到已经渐渐清晰的琅琊舰:“哇,真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好厉害啊!”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陛下威武,大秦威武。”
众人嗓子喊哑了都不自知,依旧激动得又叫又跳,挥舞着激动的双手,迎接自家陛下出海归来。
舰船速度真的很快,就在百姓欢呼声中,已距离口岸不远。
百姓的欢呼声,喝彩声已能传到舰船上。
“陛下万载,大秦万载!”
琅琊舰缓缓靠岸,嬴政站在船头,挥手向岸上的百姓致意。
“陛下看到我们了,陛下听到我们的欢呼了。”
看到陛下如此亲切朝自己挥手,百姓们欢呼雀跃得更加热烈了。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敬仰和爱戴。
嬴政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他深知,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丛林学校和柳伊伊的贡献。
“陛下,您看,我们的百姓多么热情。”
王翦老迈的身体都不再佝偻,看向岸上激动百姓的目光都清澈了许多。
“小柳说得对,咱们华夏百姓最容易知足。”
嬴政脸上笑容发自内心,“他们要的不多,只要能安心各地,就不会跟着别人祸乱天下。”
王翦:“所以说,什么愚民,什么欺民手段都是最低端的手段。”
“还是像现在这样,让百姓开启智慧,与国同修方为治国正道。”
“是啊,他们是我们大秦的根基。”
嬴政感慨地说,“各行各业都少不了百姓输送之人才。”
“没有他们全力支持大秦,就没有我们大秦的今天。”
王翦及众臣子异口同声:“陛下圣明。”
“你们可别如此吹捧朕了。”
面对臣子们这种口号般的奉承,嬴政并不喜欢。
后代史书上,多少帝皇都是在这一声声‘圣明’中迷失自己的?
他嬴政绝对不会做这种被吹捧几句就不知天高地厚之帝皇。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多想想如何让我大秦抓住如今这机遇,尽可能打好坚实基础。”
“让天下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只要百姓们日子过得去,天下就会始终太平。”
“唯。”
众臣子听到陛下如此说,冷汗瞬间湿透衣衫,连连应喏。
嬴政满意点头看向李信吩咐:“李将军,安排一下,朕要在岸上对百姓们说几句话。”
“唯。”
李信领命而去。
不多时,嬴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百姓,内心充满豪情。
他接过柳伊伊让人送来的高音喇叭,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出:
“朕的百姓们子民们,你们好,朕乃始皇帝嬴政,是大秦如今之帝皇。”
“大秦万载,陛下万载。”
百姓们听到陛下与自己等人说话,激动得热泪盈眶。
尤其是曾经跟着征战六国的退役老兵们,更是激动得泣不成声。
他们因伤残,或老迈从军队里退役回家,这几年陛下还特意让官府给他们送抚恤补贴。
也是有了陛下的这些补贴,他们的家人才能在最艰难时期活下来。
如今,陛下依旧没忘记他们,特意派人把他们从老家接来此地,白吃白喝养着他们。
只为让他们见证大秦如此历史时刻。
“大秦永昌,陛下永安。”
嬴政感受到来自百姓的热血激动,听着他们真诚的高声呼喊,突然有几分明白两千多年后那位先生的智慧了。
原来,一个国家的力量,真的来自劳苦大众。
他深吸口气,安抚的提醒了句:“各位百姓请冷静。”
一句话,原本高声呼喊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对此,嬴政愈加喜欢他们了:
“今日我大秦第一舰琅琊舰试航成功,平安归来,此乃大秦之荣耀,亦是尔等之荣耀!”
一句话,瞬间让百姓们激动得失声,眼里流出泪水,却久久不能言语。
嬴政稍微稳定了下情绪,继续道:“我大秦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朕在此,代表大秦朝廷,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你们将家中优秀儿郎送到军营,保家卫国。”
“感谢你们在大秦最艰难时期,没有责怪朕治国不利,险害尔等冻饿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