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冬季的规划(三)(2/2)
作为部落的“工业生产部门”,炼铁坊、陶器坊、木工坊等都急需新的族人来学习,现在每个工坊差不多只有15-20人的规模,这还是部落融合之后挑选的,要是以前,甚至木工坊那边只有不到十人,很多木工工作甚至还要炼铁坊或者陶器坊这边来支援。
“嗯,现在带回来的这些族人,再从围墙这里选一部分人,甚至水部落营地、黑齿营地那边,如果有合适的人员,你们几个生产工坊的队长,都有权力去挑人选人。”熊洪让这些队长吃下了“定心丸”,“不要觉得他们现在连部落的话都没办法说,这些工作,迟早你们要分下去给他们做的,等会会议结束,你们就可以去挑人了,今年冬天,你们每个队伍的规模都要扩大一倍,而炼铁、木工坊这边,至少要扩充两倍。”
各个队长都很开心,原先以为这些新加入的族人都是用于农耕的,没想到熊洪让他们挑人扩充,那原先紧张的生产工作就能缓解不少,有些工作并不是技术要求那么高的,完全可以让这些新加入的“学徒”们去做。
“现在你们炼铁坊这边最缺的是什么?熊山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说,我们今天就可以拿出解决的办法。”
“现在熔炼铁矿石的炉子改进了不少,产量更多也更稳,而且部落常用工具的模范也都很成熟了,”熊山说道,毕竟炼铁是熊洪最关注的一项产业,熊山也得到熊洪很多的启发和教导,“只不过现在缺原料——铁矿石和煤炭都缺。”
铁矿石的开采和煤矿一样,浅层的开采完成后,就得往更深的地方挖。可熊部落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浅层的矿石开采的不少,越往下矿石的品质就越高,可越往下难度也越高。
对于熊山等人来说,炼铁的炉子现在倒是不成问题,炼铁的技术也可以算作是日渐成熟,可原材料的缺乏让他也没有丝毫的办法,甚至有些时候,他带着铁匠们都直接去挖矿了。
“这个问题很重要,回头我也会专门来说的,”熊洪明白矿石的开采难度增加,再加上本来采矿的族人就是轮流安排过去的,产量数量低很是正常,“这样,在现在轮流挖矿的基础上,再安排过去100人,要年轻力壮一些的,铁矿石和煤炭各50人,再给芦苇原那边发消息,把驯化好的驴子给调一些过来,能调多少调多少,这些牲口在山地上运送矿石更方便一些。”
“另外,炼铁坊那边也要再加入80人,协助你们破碎铁矿石和炼焦,”熊洪又在竹简上记录下这个数字,“那边水碓够不够?不够记得找熊木来多做一些,另外那些脚踏式水碓,也可以多制作一些,防止河流结冰。”
“还有,这些天我再来想想办法,要是能找到更有效率的破碎矿石的方法,到时候也会跟你说的,”熊洪望向熊木,“你要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说出来。”
“行,要是这样的话,铁器的产量肯定更高,这个冬天差不多能再完成200副铁犁。”熊山开心地说着。
现在部落不再是那个50多人的小部落了,很多事情都能合理地安排起来,而对人员的调配也更加方便,这跟当初那种想到哪做到哪的方式不一样,现在部落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合理地调配人员。
而熊洪一出手就是几十几百人的调动,对这些在座的队长们,触动也很大,好多人已经想明白了熊洪为什么要在部落集中这么多人员的原因。
对于未来的炼铁,或者说是冶炼,熊洪也有了个大致的想法。
当初为了保密,不让其他部落学到炼铁的技术,熊洪特意把炼铁炉子放到了远离围墙的地方,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在离煤矿和铁矿都近的地方建立了炼铁工坊,并用砖瓦给包围了起来。
那里也有充足的煤矿运过来,可以说是离原料产地更近。可现在部落冶炼遇到的问题,就是去采集原材料的族人太少,原料的缺乏导致铁器的产量一直上不去,这就很成问题了。
在熊洪的计划里,今年冬天将会再派一些人去帮助挖矿,多积攒一点矿石,缓解这一尴尬的处境。另外,从白石部落运回来的锡锭,也被转移到了这里,只等到铜矿石运送过来,提炼出铜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锡锭来制作青铜器,用来弥补部落铁器的不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