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187章 冬季的规划(四)

第187章 冬季的规划(四)(2/2)

目录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熊部落这边发生,熊洪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布置,而其他族人不知道传染病的厉害,一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熊洪需要好几个地方来养殖。

散养能够提升这些家禽的运动量和免疫能力,所以先是在围墙建好之前,每个小树林里都会散养着几十只,这些养殖点彼此间不怎么接触;后来围墙盖好后,又在围墙边沿搭建了一些鸡舍,将部落的上千只家禽都分散开,防止被疫病一锅端;现在部落养殖的家禽,除了围墙周围的鸡舍,还有在芦苇原、熊山北坡、砖瓦坊和炼铁坊这边散养的。接下来,就是将新出生的家禽都给扩散到各个居住点。

尤其是白骨洞营地,那边也要进行养殖鸡鸭鹅和猪牛羊,光是营地的那处山谷,就能容纳不少牲口和家禽在那边生息繁衍,熊洪还准备用这种养殖的技术跟白河流域的那些部落们交换物资和劳动力,以便于更加轻松地在那边站稳脚跟。

顺便可以为驻守在白骨洞营地的族人们提供一些肉食,减少从熊部落运输过去的数量,减轻部落的压力。

当然扩散家禽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防止疾病,还能有效地节约养殖的成本。放养在各个居住点,它们可以从野外找到一些昆虫、果子什么的充饥,而部落只要每天用谷子或者草喂上两顿就行。虽然没有集中养殖省事,不过如果每个居住点都养上个几十只上百只,那自给自足是足够的了,光是每天的产蛋和提供的肉食,加一起也是很多的,这就能减少熊部落本部的运送次数和物资消耗。

“至于大雁,如果有机会,还是去找一找其他地方有没有,光靠部落这一处,每年能得到的鹅很少,”熊洪将这件事记下,他不信这么大的地方,就只有熊部落这里是这些大雁的中转站,肯定还有其他地方,“总之家禽这边今年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明年重点还是放在养殖鸡鸭身上,把这些家禽分散到各个居住点去。”

“另外白河流域那边说也有个沼泽地带,那里可能也是一处大雁的栖息地,等到明年去白骨洞那边,有时间一定要去探索一下。”

“好的族长。”

“家畜这边呢?现在有多少了?”

“族长,熊部落围墙这边现在有800多头猪,到过年前差不多能有个150头出栏,”熊果笑着说道,“这些猪生起来又多、长的又快,也不挑食,不管是烂水果还是豆渣,甚至是野草它们都能吃下去,尤其是劁过的猪,长的更快。”

在熊部落这边,养殖的小猪绝大部分都是被劁过的,虽然在阉割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猪感染死亡,但随着阉割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现在的死亡率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并且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猪肉能够作为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肉食一直流传到后世,而且逐渐反超牛肉羊肉在人们食谱上的占比,就是源自猪的一些特点。相比较牛羊产崽的数量,猪一次产崽至少是5-6头,后世随随便便更是一窝就能产下二十几头。

第二个特点是好养活,猪具有耐粗饲、可圈养的特点,在地少人多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难能可贵的是猪粪作为肥料,能为土地补充有机肥。

部落这段时间开垦出来的农田,都被撒上了收集、沤好的粪肥,不仅仅是人的粪便,更多的便是来源于这些牲口的粪便,每天都会有族人负责收集这些粪便,集中到化粪池,自然发酵后再运到田地里,拌土或者直接洒到田里,再进行翻土,这样土地的肥力在来年便会比不施肥的要高很多。

这些猪有的被半散养在周围的树林、洼地里,四周用篱笆一围,简单地搭个猪圈就行;有的被圈养在砖瓦制成的猪舍里,每顿都有族人来喂养;还有的完全散开,就跟着一群牲口一起吃草,比如在熊山北坡草场和芦苇原这边。

反正这些地方经过对周围野兽的捕猎和驱赶,再加上布设的一些陷阱和栅栏,整体上比较安全,食物也算是很充足。

“还有部落喂养的鹿,这些鹿虽然长的慢,不过据熊姜所说,鹿茸和鹿血是很好的药物来源,尤其是补充、调理族人的身体,”熊果说道,“今年没有宰杀多少鹿,反而从野外狩猎的时候,又抓到一些,目前部落有400多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