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短信(2/2)
蓝疏歪头,示意他出来。
对方一脸大祸临头、倒霉透顶的表情缓缓站起身来,磨磨蹭蹭走出了教室,一直跟着蓝疏来到了走廊外面相对安静的地方才停下脚步。
蓝疏原本还心存疑虑,以为可能是刘育博爸爸发消息时不小心打错了字,但此刻亲眼见到刘育博私自带手机到学校之后,这种可能性已经完全可以被排除掉了。
刘育博低垂着头,嗫嚅着开口向蓝疏道歉承认错误,嘴里念叨着:“对不起,蓝老师,我下次一定不会再犯了,您能不能别没收我的......”
话还没说完,便被蓝疏干脆利落地打断道:“你的老家在哪里?”
刘育博听到这个问题后,表情一愣,随后露出一丝疑惑和惊讶。他原本以为蓝疏会因为带手机到学校这件事而大发雷霆,没想到竟然问出了这样一个与这个毫无关系的问题。
他抬起头,看着蓝疏那严肃的表情,犹豫了一下才小声回答道:“我老家在……在长沙。”
果然对上了!
蓝疏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嗯,知道了。好了,关于手机的事情,这次先不没收,但下不为例。明白吗?”
刘育博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连忙保证道:“谢谢蓝老师,我一定会记住的!”
“回去学习吧!”
刘育博立刻松了口气,转身匆匆走进了教室。只要不追究手机就万事大吉,哪里还顾得上班主任为什么问他老家在哪了。
蓝疏望着刘育博离去的背影,眼神越发明亮起来。
她此刻已经确定苏难约她在长沙见面,只是古墓具体的位置她还不知道,只记得吴邪曾经说过,是在一个非常长寿的村子里。
只能先到了地方,再去找新的线索。
蓝疏回家匆忙地收拾好行李,连夜启程。
由于她需要携带一些特殊物品,限制了她的交通自由,所以驾车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一路上,蓝疏一直在思考如何和苏难碰头,不知道她身边有多少人,但应该不会太多。
在途中停车休息了两次,当蓝疏终于驶入长沙地界时,她在下高速前的最后一个休息区里停下。
稍稍喘了口气后,蓝疏迅速从车上取出电脑,准备开始一项重要的工作——大数据筛查。
根据之前得到的线索,古墓所在位置附近的村庄中有许多长寿之人。
这个信息对寻找古墓的具体位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她带的行李里面除了那个银箱子外,还有一本经过精心组装的笔记本电脑。
其中嵌入了一张特制的芯片,能够让蓝疏在大多数系统网站中出入,并且不会留下任何Ip地址的痕迹。
这种类型的人口数据信息资料,其性质远远未达到涉及国家机密的程度。所以蓝疏也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
而且像人口普查这样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由街道办事处亦或是村委会负责开展并执行的。只要在基层的那些事业单位所建立的数据库当中,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查询到详尽的相关信息。
她毫不犹豫地将年龄信息直接设定在了100岁以上这一区间范围。
紧接着,开始按照一个又一个区域有条不紊地进行筛选排查工作。
然而,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衡量对比的话,实际上每个县区的高龄人口与其他区域相比并没有多出太多,仅仅只是处于一种正常水平范围。
因为这之中还涉及到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人口数量不均等的客观因素。
所以说啊,绝不能够仅仅凭借数量的多寡来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而是应当关注其所占的比例以及具体的分布密度状况。
因此蓝疏做了一个简单的数列程序,讲大于100岁人员的所在乡镇地址全部导入进程序里。
最后这些人会以一个个的点数出现在她眼前。
程序经过一番计算之后,结果出现在她眼前。
她发现在整个数列图里面,其中某一个位置,点数最多,如果把图缩小看,这些小点就会汇聚成一个斑点。和其它稀稀疏疏的区域比,非常突显。
倘若这些年逾百岁的老人全部都扎堆聚集在同一个地方,那么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蹊跷问题。
蓝疏把那个斑点代表的信息导了出来,发现这些年龄超过100岁的人们,无一例外全都分散居住在同一个县城毗邻的好几个村庄之中。
那是一个偏远的山区,里面有几个村子连在一起。每年上报的人员信息中,超过一百岁的老人在所有村委会的信息中是占比最高的。
蓝疏确定了目标区域所在的方位,输入导航,沿着路线向着那个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风景不断变换,离开城市后,路也变得越来越窄。
太阳逐渐西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当蓝疏来到那个偏远的小山村时,夜幕已然降临,假期第一天就这样匆匆流逝了。
走进村庄,蓝疏发现这里十分宁静,与刚刚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过一番寻找,她总算在村子里找到一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宾馆。
然而,让蓝疏感到有些困扰的是,这里的居民们讲的并不是普通话,而是一口纯正地道的长沙方言。
对于从小生长在北京、习惯说普通话的蓝疏来说,这些方言听起来实在是晦涩难懂。于是,她不得不反复询问好几遍,才勉强弄明白对方的意思。
宾馆老板看到蓝疏一脸迷茫的样子,不禁啧了一声,然后主动切换成别扭的普通话跟她交流起来:“哎哟,最近不知道咋回事儿,突然冒出来好多外地人跑到咱们这儿来喽!这房间都快不够用啦!小姑娘你打算在咱这住几天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