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急报(2/2)
详细阅过军报后,骠骑大将军杜衡道:“辽虏此次南下,号称拥火铳手一万,然就其攻势来看,该是不足,至多三千。况且,辽国地处北境,硝矿稀缺,火器实在不足为惧。”
郑太后已敛去几分急怒,颔首道:“杜爱卿言之有理。”
赵谦寻却不敢松懈,忧虑道:“三千火铳手,也不少了。要知道,皇叔的火器营也才五千火铳手!”
闻言,众臣纷纷噤声。
郑太后忽而冷笑,凤目中染上浓烈的讽刺:“皇帝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辽虏南下,无非是因缺衣少食,打发他们还不容易?”
赵谦寻几不可见地皱了下眉。
宰相秦善目光动了动,站出来道:“太后,陛下,以臣愚见,朝廷应派使臣与辽虏温旨议和,不得蛮力驱敌。”
赵谦寻回眸,犀利地打断他,“哦,秦相的意思是我大颂要向辽虏投降?”
瞥眼神色平静的太后,秦善不卑不亢地回道:“陛下明鉴,老子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穷兵黩武,不可久得天下。”
郑太后点头道:“秦相所言不虚,兵凶战危,古有明训。一有征伐之事,不免生灵涂炭。”
素来滥杀无辜的人嘴里突然吐出悲天悯人的话,赵谦寻忍无可忍,豁然起身道:
“真州失守,接下去便是关南、满城、府州!辽虏狠狠打了朕一巴掌,朕还要与他们议和?朕以为现下就该命皇叔率军正面迎敌,搓其锐气,予以迎头痛击。”
微顿了下,野心勃勃地,“刚好趁此良机,将整个辽国收入我大颂版图。”
“陛下,万万不可!”秦善一撩袍角跪下,急道,“辽人居我大颂之北,素具威望,罗刹红毛皆慑服。一旦命秦王武力灭之,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再者,辽人贪财。贪财之人,必无远大志向,也极易御使。有这样的人为陛下镇守我朝之北,陛下大可稳坐明堂。”
此番话不无道理,赵谦寻不禁面露犹豫。
秦善再接再厉:“再言秦王,这十多年间,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不管在军中还是民间,极具威望。如若此次再立大功,不免助长其野心。常言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陛下难道不忧心吗?微臣请陛下三思。”
其余大臣听罢,纷纷跪倒,“臣请陛下三思。”
“放肆!朕与皇叔之间,岂容尔等挑拨?”赵谦寻胸膛起伏,显然已愤怒到了极点,然又清醒地明白,众臣所谏并非全无道理。
一时间,君臣之间隐隐对峙。
郑太后沉默一瞬,开口道:“召和气,敛杀气,方能国泰民安,协和万邦。
一旦与辽虏开战,军资耗费极大。若每岁花点小钱,换边境安稳,这场买卖于我大颂而言,是划算的。
秦相所谏至切,甚得哀家之心。来人,即刻传哀家口谕,请辽国使者入汴京议和。”
“太后圣明!”众臣朗声领命。
出得慈明宫,赵谦寻无奈又难受。
夜色如墨,深沉得令人心悸。暗垂的天幕,星子惨淡,显得尤为孤寂。
他站在文德殿玉阶之上,按在汉白玉栏杆的五指倏地扣紧,目光空洞地落在黑黢黢的远处。
良久,整个情绪几近失控地仰天长叹:“朕...总归是做不了雄主的...”
*
与此同时,赵氏皇族太庙。
清冷的月光洒入,在豆青色的地砖上投下一道修长的身影。
殿内空旷,两侧分别安置着青铜编钟与金漆神座。
正对殿内的金丝楠木神龛上,供奉着大颂皇帝的牌位。
宝烛闪烁,墙上挂着各位皇帝的画像,凛然肃穆。
收到宫中密报的赵君珩望着兄长赵肃那英武威严的画像,眸色暗沉,漆黑如墨。
良久,他撩起袍角,磕头拜了三拜。
而后,暗哑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郑氏专权,谦寻软弱。自皇兄去后,于社稷未建寸功,于万民未施恩惠。而今,更是迎辽人入关,助长其狼子野心,陷大颂江山于岌岌可危之境。”
说到此处,他眸色更幽暗了几分。
“今日,内子已将皇兄遗诏告知臣弟,臣弟不敢不受,定会守住这属于我们赵家的天下。”
言毕,重重一头磕在了地上,一股肃杀的气息顿时蔓延开来。
侍候在门外的云峥注视着烛火明灭里那一排排庄严的帝王灵牌,眸底难以抑制地情绪翻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