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朕是要皇后平安!(2/2)
天啊,到底是谁想不开,在这么高兴的节日,来送人头?!
那刺客首领表情阴鸷,一身凌厉森然的煞气,“娘娘误会,吾等并非刺客,只是来诚意劝谏,望陛下能收回迁都的旨意。”
不等蓁蓁回答,身旁男人紧抿的唇瓣蓦然发出一声轻蔑的笑,似是在嘲笑周遭这些自以为能让他屈服的敌人。
“怎么,陛下是不愿纳谏吗?”刺客首领语调危险,浓浓的恐吓意味,“那就别怪我们对娘娘不客气了。”
蓁蓁:“...!”你们礼貌吗?
无视于敌人的包围,赵君珩傲然不屈。
他不紧不慢地从蓁蓁的腰间抽下湘色绸绣牡丹锦帕,蒙在她眼睛上。
而后目光转向刺客首领,眼镜蛇般阴森森地咬住对方,声音比长白山上的千年冰块还要冷,
“朕看你们不是在劝谏,是在犯贱!”敢对他心爱的皇后下手,找死!
话声一落,一股残忍的、狂悍的、粗暴的血腥之气,霎时在空气中扩散开来。
紧接着,颀长的身躯一晃,洒逸地脱出包围。
双臂倏扬,上下回转,一溜溜寒芒,纵横交织,凌厉无比地暴射,犹似翻天的巨浪。
流灿的光华骤闪,一切都结束了。
只听得整齐划一的倒地声,蓁蓁就被男人搂进了怀里。
下一瞬,风声掠过耳畔,整个人轻飘飘地飞起,她拉下锦帕,杏眼往下一溜,只见金明池畔,四仰八叉地倒着无数名刺客。
“莫看!”双眼被赵君珩忽然捂住,“脏眼睛。”
“我没那么胆小...”蓁蓁勾起唇角,轻轻嘀咕了句。
午后,文德殿,跪了一地文武大臣。
那威严的鎏金龙椅之上,皇帝赵君珩高坐。他睥睨着众人,浑身上下散发着可怖的冷意。
墨筠、王云谏、章择端等一众重臣的脸色也均是难看。
少顷,他冷冷一哂:“朕到底是做了什么,竟让诸位爱卿产生了朕是可以被威胁的错觉?”
微顿了下,“还是因为朕什么都没有做,肆意助长了尔等的野心!”
众臣听得心惊胆战,纷纷稽首道:“陛下息怒,臣等惶恐。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要万岁何用?朕是要皇后平安!”
赵君珩突地站起,双眸煞气凛然,声音透着说不尽冷酷与残佞。
“自今日起,谁人胆敢再打皇后的主意,杀无赦!”一语重重掷地。
满殿骇然:“臣等不敢!”
便在此时,张弛领着两列抬着木箱的禁军步入大殿。木箱落地之际,殷红的鲜血渗出。
浓郁的血腥味,令跪在地上的文武大臣,几欲作呕。
“参见陛下,今日行刺案的幕后主使已被悉数逮捕。”
赵君珩神情冷冽得几乎结冰:“打开来,让他们看清楚,背叛朕的下场!”
“属下遵旨。”
张弛朝两侧禁军打个手势,一只只木箱随即当殿被打开。
文武大臣飞快地瞥了眼,顿时人人吓得魂不附体,当场噤声。
那是什么啊?!冬日里腌的腊肉都比这箱中的“肉块”大!
可金明池的刺客分明是被一剑封喉而死的啊!
文武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殊不知,金明池畔的刺客正是因为皇后在场,皇帝不想脏了她的眼,而大发慈悲,赏了全尸。
自此后,朝中无人再敢忤逆。
乃至后世在读到《颂史·天禧帝本纪》时,即便天禧帝开疆扩土,大力发展经济,使得颂朝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鼎盛的皇朝,还是免不了一个“妻管严”的雅号。
只因,《颂史·天禧帝本纪》有载:“天禧元年端午,帝后至金明池观龙舟遇刺,帝大怒,曰:朕不要万岁,要皇后平安。”
寥寥几字,诚可见天禧帝之专一深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