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工业设备的大迁徙(2/2)
只要设备不缺,到了新厂房,安装完毕,重新通上电,生产能力就可以完全恢复,不耽搁新的生产任务了!
——普通国民或许感受不深,生产单位灾变之后几乎都是在加班加点的生产过程里,停一天工就意味着物资的潜在匮乏加大。
然后,车队该上路了。
由于不靠近铁路线,也不适合用铁路运输,全线走公路。
车队一装载完成,附近待命的一支军方部队就抵达了。
这是来自于华夏国西部战区的一支装甲团,西部战区有大量的部队要迁移,和人口及工业的迁徙叠合,所以西部战区总司令命令手底下的机动队伍,全部加入迁徙的安保任务里,居民那里还有民兵组织垫底,有少许的正规军队就行了,工业的迁徙万分重要,必须成建制的正规军才行。
毕竟,川省这边绿林面积不低,虫灾挺严重的,安全防范标准必须非常高才行。
徐工看着装甲团团长额头的汗水,看着那些战士们不少蹋湿了的衣服,歉然说:“马团长,辛苦你们了。”
设备拆卸装运是个精细活儿,也是漫长的工作,配属过来的装甲团这方面不是内行,插不上手,但也不能全员待机,所以之前是留下了一个排左右的兵力在厂房区域卫护着,一等装卸完了后,大部队就前来回合。
马团长的人肯定是从其他安保任务里急匆匆赶过来的。
马团长看着徐工身边那些随车的蓝领工人、搬迁队的队员们,也感慨地说:“你们更辛苦呢。”
国家并不强制要求工厂里的工人留下,工人们也可以去和要迁移的家人一起,但在工厂d组织的带领下,大部分人都留下来了。
无他,工厂需要他们,设备迁移需要他们,国家也需要他们!
工业生产国家民族的命脉,耽搁不得,有国才有家!
工人们和士兵们顿时互相慰问。
搬迁项目组谢组长问:“居民们都搬走了?”
马团长:“是啊,能坐车的坐车,能搭乘飞机的搭乘飞机,都离开了。”
当此时,空运是个更省时省力的迁徙方式,可毕竟运力有限,不足以承担多达4亿多人口的迁徙,专门的货运飞机更不多,运力同样只能是补充,此外的水运也限制很大,所以主要还是陆路上走。
到此,搬迁队集结完毕,正式上路。
路上,马团长所在的团部指挥车里,谢组长再次跟他和徐工讲了一遍迁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像什么车辆调度,修理维护,安全检查,技术质保,此外还有途中的线路选择。
华夏国经过多年的基建发展,公路网已经四通八达了,几乎不存在无路可走一说。
车队开出去,途经一处处的原街区、野外设施,还有一处处的原农田。
途中一个人影都没看见,安谧得很,看来除了工厂设备之外,普通居民真的走了一空。
谢组长叹口气,说:“虽然我是负责专门搬迁的,但直到不久前,我还没想到,我国要进行这么大一项大迁徙工程,原来的领导直接找到我,叫我负责一支搬迁队的时候,我还有点儿做梦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