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告别工厂(1/2)
2000年前后,中国的ERp市场有超80%被国外软件品牌,如SAp、oracle、JdE、peopleSoft等占有。国内软件厂商主要借助本地优势的财务管理系统也在逐步拓展ERp市场,例如金蝶、用友、浪潮等企业。
然后国内企业因为信息化水平低下、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虽然花大价钱购买了ERp系统,却难以达到宣传或预期的效果,ERp实施成功率低于10%。这主要是因为ERp的实施过程,事实上也是企业抛弃落后管理模式,革除积弊、实践新的管理模式的过程,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植根到企业内部的过程。而只靠ERp厂商和购买方是很难完成这些工作的,因此ERp实施往往需要有专业、独立公正、实施经验丰富的管理咨询公司来帮助。
但是那时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的管理咨询公司都是香港或台湾公司,即便后来国内那些有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也主要是学习和消化他们的经验。另外实施顾问也基本上都是香港人或台湾人,价格昂贵,基本都是一天2万起步。因此不少国内的It从业人员发现了这个市场潜力,纷纷转行做ERp实施。
我在南昌单位里有个早我两年毕业的师姐。她毕业后在东莞的一个大厂里做电脑工程师。后来工厂购买了SAp,她就跟着咨询公司做ERp实施的工作,最后实施完成后,从工厂辞职入职到那家咨询公司,开始做专职的ERp实施工程师。后来她还去香港考了SAp的相关证书,升职成了实施顾问,工资待遇比我那些做开发工程师的同学高的多。
2001年过年的时候,我特意去她家向她请教。她很耐心地和我介绍实施顾问的工作,还给了我不少建议和一些SAp的资料和书,鼓励我朝这个方向发展。
因此我来到市内,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想做开发工程师,而是也想试试能不能也找个ERp实施工程师的工作,慢慢地能像师姐一样去做实施顾问。那时ERp咨询行业虽然在内地处于蓄力待发之势,但是靠着香港的深圳还是涌现了不少咨询公司。
oracleERp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比SAp晚,但是好歹是全球第二大ERp企业。加上师姐的那些资料和书,我发现ERp系统里面的模块功能其实都大同小异,学习起来并不难。因此我还是比较轻松地通过了一些咨询公司的面试。
在三家发了offer的公司里,我选择了一家看起来门面大些,人多些的公司。然而没想到的是,我入职的第一天,刚办完入职手续,就让我直接去了正在实施过程中的西丽工厂。
那时的西丽,虽然属于关内,但是和关外没有太大差别。下了公交车,打了个摩的,才找到工厂。同事接我进入厂里后,发现工厂比以前我待过的任何一家工厂都破旧。进到那冰冷的电脑房,同事没有介绍太多,就让我自己找台电脑学习。中午吃饭连食堂都不让进,只能跟着同事去外面的流动小贩餐车那里买盒饭,蹲在路边吃完。晚上下班后又是摩的+公交车回家。刚做一天我就失望了,和师姐说的咨询公司有培训有各种福利差别太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