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1/2)
(1)在春日的暖阳下,孔子与弟子宰我围坐于杏坛之旁,青石为几,绿叶为屏,两人对谈,如同古曲中的高山流水,悠扬而深远。
宰我目光中透露出疑惑,他问道:“夫子,若有人告诉仁者,井中有人亟待救援,那仁者是否会毫不犹豫地跳入井中呢?”孔子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洞悉了这背后的深意。他轻轻摇了摇头,语声平缓却充满了力量:“宰我,你为何会如此想呢?君子之行,固然有赴汤蹈火之勇,但亦需审时度势,明辨是非。”
孔子顿了一顿,继续道:“君子在得知有人处于危难之中时,自会挺身而出,奔赴而去,这是其仁心之所在。然而,君子亦需明了,即使心怀仁爱,亦不可盲目行事,陷入无端的危险之中。他们可以为了正义与真理而有所牺牲,但绝不可被愚弄,陷入无知的陷阱。”
孔子的话如春风拂面,又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宰我恍然大悟,他深知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简单,未曾深思熟虑。他拱手作揖,向孔子深深一礼,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感激。
“多谢夫子教诲,弟子受教了。”宰我说道。他抬头望向那蔚蓝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和更为深远的道理。他知道,今日所得之教诲,将如明灯一般,照亮他前行的道路,指引他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孔子看着宰我,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他深知,自己的弟子已经领悟了仁者的真谛,懂得了如何在世间行走,如何在纷扰中保持一颗清明之心。他点了点头,继续讲述着那些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故事,让智慧的种子在弟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2)孔子的智慧:君子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