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诈尸后,我的娘子不对劲 > 第140章 请功

第140章 请功(2/2)

目录

端王朝宣景帝拱了拱手:“陛下,只有让有功之人得到她想要的封赏,才能最有效地让天下人争相效仿献计,若在赏赐这方面一次不公平,以后便有两次三次甚者更多次,谁还愿意为我大桓做事?”

立刻又有人想跳出来反驳,萧元泽一摆手,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端王说的在理,赏罚分明,不能寒了有功之人的心,这林氏女子出生乡野,一个封号对她而言,那是何等的荣耀,也叫天下人看看朕的诚意,传旨到内务府,拟一个最低等的封号即可。”

堂下群声起:“陛下圣明!”

萧元泽又看了看另一本奏章,顿时就龙眉一皱:“这泊州的地方官真是一群饭桶,灾民被那流贼李冥煽动起来,冲击了好几处衙门,这些囊虫不仅镇压不力,还不断跟朕要赈灾粮,想为自己谋利,真是岂有此理!”

底下大臣劝了好半晌,才把萧元泽的怒气消了一点。

紧接着连夜讨论了一下“派谁去泊州平乱合适?”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京郊大营的兵要守卫皇城,不能冒然离开,这平叛救灾的事便推到了离泊州最近的镇西军,听说镇西军里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统领,不仅剿灭了一窝山贼,还将边境屡屡作乱的异族给打了回去,很有当年镇西军裴主帅的风范。

这一夜,宣景帝连发几条手谕。

林芊的封赏还没有旨意传来,但“以工换食”的条令,已经很快在各地施行了。

也有一部分灾民心生怨怼,认为朝廷在利用他们做廉价劳工,趁机盘剥他们。

但是不付出劳力,那些富户便用稀得晃人的粥汤来糊弄人,跟干活换来的食物天差地别,他们也想吃饱饭,于是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

灾民在各地得到了妥善安置,也就不再继续北上,帝京及沿途的压力也减少很多,各个地方也因此受益颇多。

比如地里的农活,如果人手不足的话,要忙上月余,这次家家户户只需要用几顿饱饭,就能请灾民帮忙做工,活儿干的又快又好,喜得当地的雇主眉开眼笑的。

而想出这个方法的林芊,自然也是受益大户。

她在苍山有近千亩的木薯,一边挖一边晾晒,半个月的功夫就将苍山薅光了,且原地种下了下一季的木薯。

她又让这些灾民将晒干的木薯磨成了粉,入库前统计了总量,晒干后一斤新鲜木薯只剩三两木薯粉,这一山的产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斤木薯粉。

林芊不敢置信,这可真是个惊人的数值。

吓得里正一拍大腿,“老天开眼了啊,百姓有福了!”

为了说服众人,让大家接受木薯,林芊带着瑾娘直接在粥棚做起饭来。

泡好的木薯块细白晶莹,放入粥锅里小火焖着。

木薯粉加水搅成面糊,舀一勺子倒入热锅中,薄薄摊开,稍一定型就可以出锅了。

瑾娘烙饼技术很是娴熟,不一会就烙出高高的一叠薄饼,表面带点焦黄,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等饭菜准备就绪后,正好日头居中。

几大锅肉菜端出来,木薯粥和薄饼管够。

当然,等待开饭的伙计们还不知道这顿饭的主食是木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