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到处都是我贤弟,你管这叫西游? > 第70章 金蝉印记,风云再起

第70章 金蝉印记,风云再起(1/2)

目录

玉皇大帝敢得罪太上老君,也敢得罪元始天尊,但却真的不敢得罪通天教主这个狠人。

……

骊山。

“师尊的气息!还有截教气运!”

黎山老母腰间挂着的青萍剑微微颤抖。

这是通天教主失踪之前留下的宝物,此时与通天截教碑也发生了感应。

恍惚之间,黎山老母看到了一只六翅金蝉和一只灵明石猴。

“原来是这样吗?是了,灵台方寸山,有教无类……灵明石猴原来是我的……”

黎山老母话说一半,却连忙闭上了嘴巴,似乎在忌惮着什么。

“不过,既然师尊已经有安排,那么我便代截教入西游量劫!”

截教永远都在!

师尊,我会守护好截教,等你回来……

黎山老母玉手摩挲着青萍剑剑柄,眼神变得坚定而又凌厉。

万仙阵一战,她遵循通天教主命令,先行撤走,为的就是保住截教最后的一线生机。

“钟无艳,让慈航进来,我且见她一面,看她有何话说。”

黎山老母对着座下一位弟子吩咐道。

前不久观音菩萨前来拜访,黎山老母对于二五仔却没有任何好感,直接当做不知道。

就这么将观音菩萨晾在了外面。

不说见,也不说不见。

“是!”

面目有些不美的女子起身,对着黎山老母行了一礼,而后走了出去。

骊山脚下,观音菩萨盘坐在莲台之上,欲要静心修炼。

但一颗佛心却颤抖不已,完全无法静下心来。

他奶奶的,如来你特么不当人子。

明知道这一位对佛门没有任何好感,竟然还逼老娘过来。

观音菩萨心中那个憋屈。

即便知道黎山老母就在道场之中,避而不见。

她也不敢表现出丝毫不满。

黎山老母与其他略显迂腐、不知变通的截教强者可不一样。

她眼睁睁看着万仙来朝的截教化为过眼云烟,心中的恨,可想而知。

观音菩萨毫不怀疑,自己敢稍微蹦跶一下,骊山之上直接就会有一剑砍过来!

“慈航道人,师尊有请。”

钟无艳走了出来。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钟无艳与黎山老母的脾气一样,都看不上叛徒。

对于观音菩萨的称呼,也沿用曾经的阐教十二金仙。

“有劳了。”

观音菩萨起身,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黎山老母愿意见自己一面,意味着还有转圜的余地。

不至于一剑就结果了自己。

“慈航,你来我这,有何话说。”

黎山老母冷眼看向观音菩萨。

“是这样,西游路上的劫难……”

……

另一边,孙悟空一行在流沙河畔停留已久,见沙和尚唐三藏尽皆出关,也就只休整三五日,便继续上路西行了。

寒鸦栖复惊,霜花零不尽。

天末孤雁飞,秋风吹我鬓。

数归鸦噪夕阳斜,江上秋风起暮霞。

一片落红随水去,几株残叶带霜花。

三界之中,东西方气候却也有些不同。

东方人杰地灵,西方苦寒之地,大抵是当年魔道之争,打碎了西方大地的祖脉所致。

一行团伙,离开流沙河地界,唐三藏顿开尘锁,断绝前世因果流沙。

再无挂碍,径直西去,看遍了青山绿水,赏不完的野草鲜花。

载与俱归客,相携共一吟。

山川千里远,风月九秋深。

光阴迅速,已至九秋。

这一天,天色已晚,众兄弟却不打算卧月眠霜,餐风饮露。

“大哥,前面有人烟所在,不如我等快步赶上前去,在日落之前也方便借宿一晚。”

唐三藏抄起蒲扇大小的手掌,在额头搭了一个凉棚,遮住夕阳余光,就向着前方眺望而去。

众兄弟闻声看去,果然就见松树阴下,有一片建筑群坐落山中。

门垂翠柏,宅近青山。几株松冉,数茎竹斑。篱边野菊,桥畔幽兰。

粉泥墙壁,砖砌围圜。高堂壮丽,大厦清安。

“是个好地方,此间主人想来也是个过当殷实之家,俺老猪许久不曾吃了饱饭,正好正好!”

走了几步,看见门楼,雕梁画栋。

猪八戒眼睛一亮,拍了拍肚皮,哼哼唧唧地说道。

话音一落,拽开步子就要走进去。

“贤弟且慢,你我是赶路的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自闯入。且等此间主人出来,以礼求宿,方进。”

唐三藏上前,一把拽住猪八戒的衣角。

“嗐!三藏哥哥,你这话却没些意思了,什么礼不礼的?岂不知有礼有礼,肚里空空!”

猪八戒甩开唐三藏的手,仔细打量了一下衣服。

见没有褶皱,这才松了口气。

俺娘子亲手缝的衣裳,可千万不能闪失了。

“贤弟莫恼,我还会害你不成?”

唐三藏摇了摇头。

荒山野岭的,竟然有这么一片建筑群,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八戒贤弟虽然粗中有细,但这等小事上的细节却也不曾留心。

不管是妖怪洞府还是神佛道场,小心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三藏贤弟所言甚是。”

孙悟空也点点头,眼中金光微微一闪,却早已看破山上的障眼法。

大哥都开口了,猪八戒哪里还会多嘴?

放下九齿钉耙,就斜倚墙根之下。

其余一众也都坐在台阶上。

等了许久,天光隐约。

这下子,唐三藏也坐不住了。

要是里面一直没有人出来,难道就在门口等一夜?

贫僧等等倒也无妨,但若是怠慢了大哥,却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心念一起,唐三藏当即起身,对着孙悟空一礼,而后径直入门楼去。

刚进门,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唐三藏定睛一看,却见一个半老不老的妇人走来,行动间弱柳扶风,香风阵阵。

身上穿一件织金官绿苎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腰间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衬着高底花鞋。

云鬓半苍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

不施粉黛犹自美,风流还似少时才。

“你这汉子,天黑进我寡妇门来,意欲何为!”

妇人柳眉倒竖,娇声呵斥。

“女施主见谅,贫僧是东土大唐……天色已晚,烦请施主慈悲,留宿一晚,天明就走。”

唐三藏连忙两手合十,客气地说道。

“一行几众?但进门来,我一家也有礼佛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