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2/2)
作为穿越者的秦牧,深知奢靡之风不可长。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西晋初年的奢靡之风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在一统天下之久,就迅速堕落了。
他过上了沉迷酒色,颓废奢靡的生活。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
司马炎作为皇帝这么做,底下的人自然也会跟着效仿。
离谱到了什么程度?
骁骑将军王济,在西晋的国都洛阳的中心繁华地段买了一片空地,也不建房子,而是把钱财都放在地上去晒。
这其中最着名的,还是石崇和王恺的斗富!
石崇是士族出身,官拜荆州刺史,而王恺是个富商巨贾,富可敌国,还是司马炎的舅舅,妥妥的皇亲国戚。
王恺为了彰显自己有钱,刷锅的水都是糖水。
石崇一瞅,不对劲,于是家里做饭不用柴禾,而是蜡烛。
王恺不忿,出行的时候,用名贵的丝绢拉了整整四十里地,以为屏风路障!
石崇跟王恺较上了劲,故而用绫罗绸缎拉了五十里地,压了王恺一头。
王恺不服气,刷墙的涂料用上了蜜蜡。
石崇更加离谱,把稀有而名贵的花椒都拿来刷墙。
见此情形,为了比得过石崇,王恺于是进宫找到外甥司马炎,要了一株三尺高的珊瑚树!
没想到,石崇见到那一株珊瑚树,只是嗤之以鼻,还把珊瑚树打碎了。
当王恺气不过的时候,石崇就拉着他回家,指着库房里不少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让他随便挑。
这一下,王恺是不服不行了!
石崇一个荆州刺史,哪儿能这么富裕?
不言而喻。
有鉴于此,秦牧的确要打一下预防针,避免大魏走上西晋的老路。
“那就削减吧。”
秦牧语重心长的说道:“一顿膳食一百钱。朕,也不打紧。”
“诸卿,朕最厌恶的,莫过于铺张浪费之事了。”
“然,该花的钱,也一样可以花。”
“朕自己缩减开支,节源开流,你们也没必要跟朕一样。”
“只不过,勿谓言之不预。”
“不该你们碰的钱,你们最好不要碰。不然,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诺!”
群臣都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秦牧这是给了他们一个警告。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惯了奢侈生活的人,让他们一下子过着苦哈哈的日子,一定受不了。
秦牧也不会逼着群臣跟他一样缩减开支,“委屈”自己。
原因何在?
因为上位者朴素节俭,对于国家而言,也不全是好事。
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莫过于道光帝了。
道光帝节俭到什么程度?
龙袍都打了补丁,不舍得换!
皇后寿宴,他宴请百官,只给吃一碗长寿面……
这已经不是节俭,而是抠门了。
饶是如此,也不见道光帝给后继之君留下什么遗产,反而是一个烂摊子。
秦牧知道,货币的价值在于流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这样节俭,甚至是“抠门”,有钱不花出去,国家也是无法富裕起来,繁荣昌盛的。
所以秦牧要求不是国人节俭,而是禁绝奢靡之风,不要浪费,仅此而已!
他,则是要暂时作为表率,委屈一下自己了。
没了锦衣玉食,其实秦牧也不在意。
毕竟他也过过苦日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