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商业帝国的雏形(1/2)
去别的地盘抓人,这可难不倒李俊业。
古阐他们的军情处开始了第一次特务活动。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军情处所有的队员出动,他们悄悄的潜入了王家在莱州的商号。
直接将王家商号里面十几个人全部都困了,放在装盐的麻袋里,悄悄运出了莱州,送进了李俊业的军营。
到了赵勇手上就没有不招的,十八般刑具,在他们身上一一过了一遍之后,这些人就全招了。
天还没亮,一大摞供词就直接送到了李俊业的案头。
顺藤摸瓜,这个案子就很好解决,莱州的那些奸商,只要是参与过了的,李俊业将他们全部抓获。
拷打完之后,拿到口供,李俊业直接让人将所有参与人员手脚打断,之后全部打包在一起送到了莱州知府衙门。
李敬业竟然在自己的地盘上如此放肆,莱州知府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向朝廷参了一本,不过这本奏章,自然也像投向了大海一样
这事涉及登州和莱州两府,两府知府都不敢做主,直接将案子送到了本来登莱巡抚杨文岳那里。
杨文岳早已听说此事,对这种公然投毒行为深为所恨,登莱前后几条人命,数十人伤,几百人中毒,全部加在一起,当即判了五个斩刑,关押到死牢,待刑部回文之后,全部秋后问斩。
见识到了李俊业的狠劲之后,从此,就再也没有人敢对李敬业的盐动心思了。
盐场的产能还在不断爬坡中,盛夏转眼就要来了,晒盐法最忌多雨季节,虽然夏季温度高,利于水分蒸发。
但夏季降水非常多,不时来一次台风,就能连续下雨好几天。这严重的影响了盐田的生产。
在夏季盐场会有大量的减产,特殊恶劣的天气中,甚至十几天都出不了盐,相反最利于盐的时候,是春季与秋季,称之为春场和秋场。
所以李俊业商业扩张的步伐,故意放慢了一点,他接下来主要的精力,放在开拓登莱两府剩余的市场。
李俊业的四海商号,出于成本考虑,一般只会开在州府城内,不会深入每一个县。
以登州为例,下辖还有招远、文登、栖霞、荣成等九县一州。
李俊业不可能在每个县里都开一个四海商号,这些县里的人,也是要吃盐的。
若是近县还好说,可以到登州来买,若是远县那可就惨了,古代交通不便,世道有动荡。只能望洋兴叹。
世上的生意千千万万,不可能每一枚铜板,都能赚到自己的口袋,钱是赚不完的,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绝,还是要给别人留一口饭的。
李俊业便把登莱两府,其他的小盐商们组织起来,给他们优惠的批发价格,
不过李俊业对他们也有严格的规定,考虑运输仓储成本之后,留给他们一定合理的利润,给他们限定一个当地售卖的价格。
比如文登离登州盐场较近,运输较便利李俊业给他们制定的价格,零售一斤不高于十文半,海阳县离盐场较远,运输成本高,李俊业允许他们每斤卖十一文,以此类推。
严禁所有的盐商以次充好,在盐中掺杂任何东西,若有发现即行取消合作资格,永不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