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备战(1/2)
通灵教的覆灭,宛如一场风暴席卷而过,朝堂之上,原本看似平静的湖面被搅得波涛汹涌。以萧氏一族为首的一干与通灵教暗中勾结的官员,因叛国罪被处以斩立决,那冰冷的宣判声,仿佛还在金碧辉煌却又透着股森寒气息的大殿内回荡。
萧氏一族,曾因祖上与慕容轩祖父的开国之功而荣耀非凡,如今却因这一场变故,被皇上念着旧情削去爵位,贬为奴籍,发往那极北苦寒之地。
其他涉事官员,最轻的处罚也是发配边疆,在冰天雪地中度过余生。
朝堂之上,官员一下子少了半数,皇上为此两日未上朝,整个皇宫都被一片压抑的死寂所笼罩。
幸存的大臣们个个如惊弓之鸟,曾经热闹非凡、充满权谋争斗与议事论政之声的朝堂大殿,如今弥漫着一股死寂的气息。
大臣们上朝时,脚步都变得格外沉重,眼神中满是惶恐与不安,彼此之间交流甚少,生怕说错一句话便引来祸端。
宫廷侍卫们也加强了戒备,皇宫内外巡逻的频率大幅增加,他们手持兵器,神色紧张,如临大敌。
邻国宛国见通灵教没能分化大燕的朝政和国家和平景象,无机可乘,就妄图以武力发动战争征服大燕。
太子慕容轩的东宫之内,气氛沉重压抑,仿若暴风雨前的宁静。慕容轩身姿挺拔,神色冷峻,双眸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他下意识地紧握着腰间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那剑柄上的纹路深深嵌入他的掌心,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是反复思量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叶城南站在一旁,目光冷静深邃,犹如寒星,她微微皱起眉头,心中犹如翻江倒海,思索着应对之策。她的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决然,仿佛在心中已经对各种战略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
“城南,宛国虎视眈眈,其军势汹汹,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慕容轩率先打破寂静,声音低沉而雄浑,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声音仿佛穿透了宫殿的墙壁,在整个东宫都引起了微微的回响,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感。
叶城南轻轻点头,朱唇轻启,缓缓说道:“殿下,我们虽构建了防御体系,但宛国阴险狡诈,必定会千方百计寻找破绽。我已将鹰队全部派出,他们如同我的眼睛与耳朵,能够敏锐地察觉敌军的一举一动。只是,这场战争注定危机四伏,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战场上尸横遍野、血腥残酷的画面,心中暗暗为慕容轩担忧,但她明白此刻必须保持镇定,不能乱了阵脚。她微微抬起头,望向宫殿的穹顶,似乎在那里看到了战争的硝烟弥漫。
“无需担忧,本太子自当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我大燕的勇士们,个个都有视死如归的气魄,岂会畏惧退缩!”
慕容轩猛地抽出腰间宝剑,宝剑出鞘,寒光凛冽,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对战斗的渴望与急切。
那宝剑的剑身之上,隐隐有着精致的纹路,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伴随慕容家族历经的无数战斗与荣耀。
叶城南看着慕容轩决绝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慕容轩一旦下定决心,便如磐石般难以动摇。她缓缓移步至窗边,轻轻推开窗户,一阵秋风扑面而来,带着丝丝凉意,吹拂着她的发丝。
窗外,皇宫内的树木在秋风的肆虐下瑟瑟发抖,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宛如一只只折翼的蝴蝶,在空中无助地打着旋儿。
这萧瑟的景象,让她不禁联想到战火纷飞时的国家,百姓们是否也会像这些落叶一般,在战争的狂风暴雨中漂泊不定,饱受苦难。她的目光随着一片落叶缓缓飘落,仿佛看到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
“殿下,打仗绝非仅凭一腔热血与勇气。宛国的兵力与我们不相上下,且他们的将领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深谙兵法谋略。我们若要取胜,必须运用智慧,制定巧妙的计策,方能在这场战争中抢占先机。殿下,我送你一个礼物。”叶城南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慕容轩,试图让他冷静下来,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深邃的智慧,仿佛能看穿战争的迷雾。
慕容轩微微一怔,眼中的狂热与冲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考与凝重。他缓缓收起宝剑,走到叶城南身边,轻声问道:“城南,你可有何锦囊妙计?是什么礼物?”此时,他的语气变得沉稳而内敛,不再是之前的激昂。
叶城南将太子慕容轩带去东宫一个偏殿,偏殿着实空旷,只有殿中间被布幔遮住的物什,就连把凳子都没有。叶城南示意太子慕容轩拉开布幔,出现在太子慕容轩眼前的是有山川、有河流、有群山、有森林、有雪山、有沙漠、有城镇、有村庄。“这是……这是……沙盘。”太子慕容轩立刻兴奋起来。
沙盘这个古代战场上的缩影,以其精细的工艺和深邃的历史感,静静地诉说着战争的复杂与壮阔。它不仅是一个模型,更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太子慕容轩爱不释手:“城南,你也太厉害了。”太子慕容查看到沙盘的基座是用质地坚硬、耐磨损的木材做的,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呈现出一种沉稳的深褐色。
基座的边缘被雕刻成古代城池的轮廓,四角微微翘起,仿佛是一座座古代城堡的缩影,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基座的表面被涂上一层保护漆,使其在岁月的侵蚀下依旧能保持原有的光泽。
慕容轩又看沙盘的中心,那是一片由轻质板塑造的地形,它被精心雕刻成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和广袤的平原。
这些地形的细节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山脉的起伏、河流的曲折都被一一展现。山脉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细沙,模拟出裸露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壤,而河流则用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流动的质感让人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水声。
在这片地形之上,覆盖着一层绿色的草皮,模拟出古代战场上的草地。草皮的质地柔软,颜色逼真,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过时的微微摇曳。
在草地上,点缀着一些细小的树木模型,它们由真实的树枝和树叶制成,经过干燥处理后,保持着自然的形态和颜色。这些树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沙盘上,为战场增添了一抹生机。
而沙盘上的军队模型,是整个沙盘的点睛之笔。这些模型由精细的碎布或木雕制成,每个士兵的姿态、装备都被精心设计,力求还士兵的真实形象。
骑兵的战马昂首挺胸,士兵的盔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步兵手持长矛,目光坚定,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这些模型被巧妙地布置在沙盘上,形成了一个个战斗阵型,让人仿佛能听到战鼓的轰鸣和士兵的呐喊。
在沙盘的边缘,还有一些小型的建筑物模型,它们模仿城池和要塞,用石头或木头制成,城墙上布满了战斗的痕迹,城门紧闭,仿佛在诉说着历史上的攻防战。这些建筑物模型被安置在关键的位置,为沙盘增添了战略的深度。
太子慕容轩已经看呆了,长这么大,他第一次收到心怡的礼物,他知道这沙盘的制作,不仅要求工艺上的精细,更要求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每一个细节,每一块地形,每一座模型,都是对战争场景的再现。他看见沙盘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战争的智慧和历史的沧桑。
他发现沙盘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模型,它更是一个动态的战场。将领们可以在这个沙盘上推演战术,模拟战斗,每一次的移动和布局,都是对战争艺术的探索和实践。沙盘上的每一次变化,都可能预示着战场上的胜负。
叶城南制作的沙盘就是战场上的缩影,以其精细的工艺和深邃的历史感,静静地诉说着战争的复杂与壮阔。它不仅是一个模型,更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在沙盘的世界里,战争的残酷与英勇并存,历史的沉重与辉煌交织,让人在观赏的同时,不禁对那些逝去的岁月产生深深的敬意。太子慕容轩终于在震撼中醒过来,抓住叶城南的手,深情地望着她无法言语。
叶城南抬头远眺,目光穿越重重宫墙,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边境线上,那严阵以待的军队和蠢蠢欲动的敌军。
她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据我推断,宛国此次出兵,定会充分发挥他们骑兵的优势,以迅猛的骑兵突袭作为先锋,试图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在边境的山谷中设下天罗地网。先派遣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小股部队,佯装惊慌失措、不堪一击,引诱他们深入山谷。然后,利用山谷两侧高耸险峻的有利地形,提前布置好巨石、滚木等防御工事。待敌军进入山谷后,迅速截断他们的退路,让他们插翅难逃。与此同时,再派出我们的强弓硬弩部队,占据山谷两侧的制高点,对敌军进行万箭齐发,给予他们致命一击。此计虽然危险重重,但只要我们部署周密,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定能让宛国的骑兵有来无回,全军覆没。”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沙盘中移动沙盘中的军士,放置有山谷的地形地貌的地方,声音冷静沉稳,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在山谷中陷入绝境、狼狈不堪的模样。
她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这一计谋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万劫不复。她的手指在沙盘中、半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仿佛勾勒出了战场的轮廓。
慕容轩专注地聆听着叶城南的计划,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与钦佩之色。
他轻轻握住叶城南的手,那温暖的掌心传递着力量与信任:“城南,此计甚为精妙。只是,这诱饵部队的将士们,无疑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他们将独自面对敌军的凶猛追击,我于心何忍?”
他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痛苦与纠结之色,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将士们被敌军追杀、血洒疆场的惨烈画面,心中一阵揪痛。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将士们深深的愧疚与不舍。
叶城南反握住慕容轩的手,微微用力,给予他一个坚定而鼓励的眼神:“殿下,战争本就是残酷无情的,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为了百姓的幸福与安康,牺牲在所难免。我们作为领导者,所能做的,便是尽最大的努力,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减少伤亡,争取胜利。我坚信,我们大燕的将士们,个个都深明大义,他们定会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慷慨赴死,毫无怨言。”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与信念。她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之战,为了守护身后的土地和人民,他们必须勇往直前,哪怕前方是荆棘满途,刀山火海。她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似乎能驱散战争的阴霾。
慕容轩凝视着叶城南的眼睛,从那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中,他看到了希望与勇气,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缓缓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好,就依城南之计。我这便去安排将士们准备,确保万无一失。”说罢,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宫殿,那挺拔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仿佛承载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希望。
他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踏在大燕的土地上,传递着他守护国家的决心。
叶城南望着慕容轩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她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两国兵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谋与勇气的巅峰对决,是一场生与死、荣与辱的严峻考验。
她回到沙盘前,继续完善沙盘,再次仔细研究起边境的地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细节。
每一个标记,每一条线路,都仿佛是战场上的一道道防线,她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国家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她的眼神紧紧盯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仿佛要将它们刻入脑海。
在离皇宫不远处的一座幽静庭院内,叶城南的爷爷叶老将军正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手中紧握着一把破旧的宝剑。这把宝剑陪伴他征战沙场多年,见证了无数次的生死较量,如今却也随着主人一同陷入迟暮,对战争的忧虑与不安之中。
剑身上的缺口与划痕,像是岁月留下的战争勋章,又像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无声叹息。他面容沧桑,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与不安,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疲惫,那是经历过无数战争后的沉淀。
“爷爷,您为何如此忧愁?”叶城南的弟弟叶城风匆匆走进庭院,看到祖父的模样,心中不禁一紧。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生怕惊扰了祖父的沉思。
叶老将军微微抬起头,看着孙子,缓缓说道:“城风,你可知,这一场战争,关乎我大燕的生死存亡。宛国来势汹汹,我们虽有准备,但胜负难料。你姐姐与太子殿下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他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只担心他们……”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对孙女孙子的担忧与牵挂,那曾经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都未曾动摇过的双手,此刻却因内心的不安而微微发抖。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那把宝剑也变得沉重起来。
叶城风走到爷爷身边,坐下,轻轻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爷爷,姐姐聪慧过人,太子殿下英勇无畏,他们定能带领我们大燕战胜宛国。您要相信他们。”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姐姐和太子的信任,尽管他的心中也同样忐忑不安,但在祖父面前,他必须表现得坚强。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试图给祖父一些安慰。
叶老将军微微苦笑:“但愿如此吧。只是这战争的残酷,远非你所能想象。我只盼着他们能平安归来。”他抬头望向天空,那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飘过,他多么希望这太平盛世能如这蓝天白云般,长久地延续下去,而不是被战争的硝烟所遮蔽。他的目光随着白云飘向远方,似乎在寻找着战争的答案。
边境线上,负责了望的士兵们与肩上的鹰犹如一尊尊雕像,屹立在寒风之中,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远方的地平线,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秋风呼啸而过,如锋利的刀刃般刮过他们的脸庞,生疼刺骨,但他们依然纹丝不动,坚守岗位。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哪怕是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专注,仿佛能穿透远方的迷雾,看到敌军的一举一动。
在城墙之下,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赶工,加固着防御工事。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搬运着沉重的石块和木材。
有的工匠用粗壮的绳索捆绑住巨石,众人喊着号子,一起发力,将巨石缓缓拉起,放置在城墙上合适的位置。
那绳索深深勒进工匠们的肩膀,他们却咬牙坚持,汗水如雨般落下;有的工匠则扛着木材,在狭窄的脚手架上艰难行走,将木材一根根搭建起来,形成坚固的框架。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和懈怠。
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手中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材,都将成为抵御外敌的坚实屏障,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无数士兵的生命。他们的身影在城墙下忙碌穿梭,像是一群默默守护国家的蚂蚁。
城中的军营里,士兵们正在进行着紧张而高强度的战前训练。校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士兵们两两一组,进行着激烈的格斗练习。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招式凌厉,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十足的力量和决心。只见一名士兵高高跃起,手中长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朝着对手狠狠劈去;另一名士兵则迅速侧身,用盾牌挡住攻击,同时手中长枪如灵蛇出洞,直刺对方要害。一旁的将领们则在仔细地观察着,不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要求士兵们的动作更加精准、有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