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试探与应对(1/2)
正如叶城南所料,宛国收到情报后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们派了一名高手潜入都城,暗中调查。
叶城南得到消息后,在城中布下了重重陷阱。她选择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作为主战场,在两边的屋顶上安排了弓箭手,巷子里设置了绊马索和隐藏的机关。
她自己则隐藏在暗处,等待着宛国高手的到来。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心中既紧张又兴奋,这是一场智谋与武力的双重较量,她不能有丝毫差错。
“叶大人,一切都已布置妥当。”亲信李仄低声向叶城南汇报。
叶城南微微点头:“让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来,这宛国高手定非等闲之辈,不可有半分轻敌。”
“是,叶大人!”李仄领命而去。
此时在小巷附近的一座民宅内,叶城南透过窗户的缝隙,紧紧盯着巷口。
她心中暗自思索着宛国高手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嘴里喃喃自语:“你会从哪里现身呢?”
夜幕降临,整个都城被黑暗笼罩,小巷中更是静谧得让人有些心慌。
突然,一丝轻微的异响打破了寂静,叶城南警觉起来,她握紧了手中的剑柄,低声道:“来了。”
宛国高手如幽灵般出现在小巷的一端,他一身黑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透着寒光的眼睛。
他身形矫健,行动敏捷,刚一踏入小巷,便立刻停下脚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叶城南见他有所察觉,决定主动出击。她从屋顶一跃而下,手中长剑直指宛国高手,同时大喝一声:“来者何人,竟敢夜闯我大燕都城!”
宛国高手身形一闪,轻松避开叶城南的攻击,冷冷地说道:“叶城南,你以为你的这些小把戏能困住我?”
叶城南冷笑:“能不能困住你,试过才知道。”说罢,她剑法突变,施展出自己的绝学,剑影闪烁,风声呼啸,如狂风暴雨般攻向对方。
宛国高手也不甘示弱,他的招式诡异,身形飘忽不定,几次差点伤到叶城南。
在激烈的交锋中,他突然开口:“你以为你得到的情报是真的吗?你们大燕已经陷入了我们宛国的圈套之中。”
叶城南心中一惊,但手上的动作丝毫未缓,她一边战斗,一边回应道:“哼,少在这里故弄玄虚,你们宛国的阴谋休想得逞。”
“是吗?那你可知道,你们大燕的那位朝中大臣,早已被我们宛国掌控,他所传递的情报,都是我们想让你们知道的。”宛国高手继续试图扰乱叶城南的心神。
叶城南心中一凛,她知道这可能是对方的心理战术,但也不敢完全忽视。她趁着攻击的间隙,说道:“不管你们有什么阴谋,我都会一一破解。”
屋顶上的弓箭手们看到叶城南与宛国高手陷入苦战,想要出手相助,但又怕误伤到叶城南。
一名弓箭手焦急地对旁边的人说:“怎么办?叶大人好像有些吃力,我们要不要放箭?”
另一名弓箭手则摇头:“不可轻举妄动,叶大人还未发出信号,我们要相信叶大人的能力。”
在小巷里,叶城南一边战斗,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机关陷阱,寻找着最佳的时机将敌人一举拿下。她心中默默计算着自己与敌人的力量对比和周围环境的利用点。
宛国高手似乎察觉到了叶城南的意图,他突然发力,攻向叶城南的左侧,试图逼她退向一处隐藏的机关。
叶城南识破了他的计谋,她故意装作中计,身形向左一闪,却在关键时刻脚尖轻点,一个转身,避开了机关,同时反手一剑刺向宛国高手的后背。
宛国高手没想到叶城南如此机智,他匆忙躲避,却被绊马索绊倒。叶城南见状,心中一喜,立刻挥剑刺去。
但宛国高手在地上一个翻滚,捡起一块石头,朝着叶城南掷来,叶城南侧身躲开,这一剑刺空。
“叶城南,你确实厉害,但你今天还是阻止不了我。”宛国高手站起身来,再次与叶城南对峙。
“那就试试看吧。”叶城南毫不退缩。
两人又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缠斗,招式变换,让人目不暇接。叶城南深知这场战斗不能再拖下去,她必须尽快结束战斗,否则一旦宛国高手逃脱,将会给大燕带来巨大的威胁。
她开始利用空间瞬移改变战术,不再一味地强攻,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利用小巷的狭窄地形和空间,不断地消耗宛国高手的体力。
“你这样躲躲藏藏,算什么英雄?”宛国高手被叶城南的战术弄得有些心烦意乱。
“我只在乎能否保护大燕,不在乎什么虚名。”叶城南回应道。
经过一番苦战,叶城南终于找到了宛国高手的破绽,她瞅准时机,利用机关绊倒了对方,然后一剑刺去。宛国高手重伤倒地,但在临死前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叶城南心中一凛,她知道事情可能还没有结束。果然,从高手的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宛国正在研制一种更厉害的武器,准备再次进攻大燕。
叶城南意识到必须尽快阻止宛国的计划,她决定亲自前往宛国,探查虚实。
她告别慕容轩时,眼神坚定地说:“此去危险重重,但我必须去,这是守护大燕的唯一办法。”
慕容轩担忧地看着她,但也知道无法阻拦,只能叮嘱她一定要平安归来。
叶城南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踏入了宛国的领地。一路上,她易容和乔装打扮,利用空间小心翼翼地避开宛国的巡逻士兵。
在一个小镇的酒馆里,她听到了两个宛国士兵的闲聊。此刻的她易容成了死在她手里的那个宛国探子的模样。
“听说了吗?咱们国家新研制的武器可厉害了,到时候大燕肯定不是咱们的对手。”一个士兵满脸得意地说道。
“是啊,不过这武器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还真没见过。”另一个士兵好奇地回应。
叶城南心中一动,她提了两大酒囊故意装作不经意地靠近他们,轻声问道:“两位大哥,在下可以和你们拼个桌吗?我酒庄刚酿得了新酒,朋友本来来拿,可临时说去他上司那看什么新武器。谢谢,我请二位喝我自酿的酒,顺便等我朋友过来和我说他看见了什么武器。”
士兵们看了她一眼手中的酒囊,其中一个酒虫上头地说:“你开酒庄的?快快打开塞子,让我们闻闻和尝尝!”
叶城南连忙让店小二拿几个大碗:“我就是个爱酒之人,我所酿制的“醉香”,是挑选那些在冬日里沉睡、积蓄了满满糖分的高粱。这些高粱,是烈酒的灵魂,是醉香镇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
随后叶城南又接着介绍:“山泉的清澈与高粱的甘甜,在酿酒师的手中交织,预示着一场关于转化的奇迹即将上演。
夏日的烈阳如同酿酒师的热情,将高粱的生命力蒸腾而出。在高温的催化下,高粱与酒曲的结合,是一场微生物的狂欢。它们在陶缸中低语,诉说着糖分转化为酒精的秘密。地窖中的阴凉,是酿酒师智慧的体现,它们在这里静静地发酵,等待着时间的魔法。
秋天是醉香镇最忙碌的季节。高粱经过一夏的酝酿,已经转化为半液态的酒醅。酿酒师们将这些酒醅倒入蒸馏器中,开始了提取酒精和香气的神圣仪式。铜制的蒸馏器在火焰的舔舐下,将酒醅中的精华一滴一滴地提炼出来,每一滴都是对酿酒师技艺的致敬。
冬天万物沉睡,但醉香镇的地下却藏着烈酒的秘密。新酿的烈酒被装入陶坛,埋入地下,开始了它们的陈化之旅。低温和恒定的湿度,让烈酒中的杂质慢慢沉淀,酒精与香气在沉睡中融合,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
叶城南将酒倒入面前两人的酒碗继续说:“当酿酒师们终于揭开陶坛的封印,那浓郁的酒香如同醉香镇的灵魂,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故事。每一滴烈酒,都是醉香镇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时间的尊重,对传统的坚守。
在醉香镇,烈酒不只是酒,它是四季的轮回,是历史的沉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流传千古的传奇。在这里,每一滴烈酒都承载着醉香镇人的梦想和希望,它们在每一个春夏秋冬中,静静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两位大哥喝酒喝酒。”
另一个士兵举起酒碗喝了一口,闭着眼睛回味着:“你的朋友不喝酒去看武器,实在太傻了,这么好喝的酒不喝。我告诉你那武器,你将酒送给我如何?这武器好像是一种巨大的弩机,能射出很远,威力极大,而且一次能发射好多支箭呢。”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叶城南手中的酒囊。
叶城南心中一凛,这样的武器如果投入战场,大燕必然会伤亡惨重。她不动声色地谢过士兵,将一只酒囊递过去:“谢谢大哥,就给你一袋,这袋我给我朋友留着。”说完借口回客栈等朋友,就离开酒馆继续赶路。
不久后,她来到了宛国的都城。城中戒备森严,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叶城南在一个豪华的客栈订了一房间,易容成之前喝她酒的士兵,从客栈后门离开,在偏僻的角落躲了起来,思考着如何混进王宫探查。
突然,她看到一个送菜的队伍正朝着王宫的方向走去。叶城南心生一计,她悄悄跟在队伍后面,趁守卫不注意,躲进了一辆装菜的马车里。
马车顺利地进入了王宫,叶城南在一个厨房附近下了车。她再次易容成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利用空间在王宫中穿梭,寻找着可能存放武器图纸或者制造地点的地方。
在一个偏殿里,她听到了两个人的谈话声。
“大人,那武器的制造进度如何了?”一个声音问道。
“已经快完成了,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我们必须确保这武器万无一失,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个声音回答道。
叶城南悄悄靠近,透过门缝看去,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人和一个穿着工匠服饰的人正在交谈。
她正想再听清楚一些,突然一个守卫走了过来。“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守卫大声喝道。
叶城南知道自己暴露了,她立刻转身,与守卫面对面站着。守卫见是一个太监就没再继续询问。
叶城南刚想继续接近,几个守卫从暗处出来挡在她面前,若是打起来会惊扰他人,毕竟寡不敌众。就在她陷入思考之时,一个叫欧斯丁的守卫出现了。他几句话就帮叶城南说退了周围的士兵。
“跟我来!”欧斯丁低声说道。
叶城南犹豫了一下,但看到目前的形势,她还是跟着欧斯丁离开了。欧斯丁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房间里。
“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叶城南警惕地问道。
欧斯丁摘下了脸上的面罩,露出了一张普通却透着坚毅的脸庞。“我叫欧斯丁,我和你一样,也不想看到两国战争不断。我知道你是为了阻止宛国的武器计划而来,我可以帮你。”
叶城南有些怀疑:“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欧斯丁笑了笑:“因为我有证据证明我是真心的。我知道那武器的核心机密就在王宫的地下室里,我可以带你去。”
叶城南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
两人悄悄地朝着王宫地下室走去。一路上,欧斯丁向叶城南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宛国一位普通百姓,但他目睹战争的残酷,希望两国能够和平相处。
来到地下室门口,有几个守卫把守着。叶城南和欧斯丁商议了一下,决定由欧斯丁引开守卫,叶城南趁机进入地下室。
欧斯丁冲了出去,与守卫们闲聊起来。叶城南趁机打开了地下室的门,走了进去。地下室里摆满了各种武器制造的工具和材料,在一个角落里,她找到了关于那新型弩机的图纸。
叶城南正准备拿走图纸,突然一个暗门打开,一个老者走了出来。“你以为你能这么轻易地拿走图纸吗?”老者冷冷地说道。
叶城南握紧了手中的剑:“你是谁?”
老者笑了笑:“我是这武器的设计者,你别想破坏我的心血。”
说罢,老者向叶城南攻来。叶城南与老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老者虽然年纪大了,但招式十分精妙,叶城南一时难以取胜。
就在这时,欧斯丁也来到了地下室。他加入了战斗,与叶城南一起对抗老者。两人配合默契,终于将老者制服。
叶城南拿起图纸,说道:“有了这图纸,我们就能找到应对的方法了。”
欧斯丁点了点头:“我们赶紧离开这里吧。”
他们趁着混乱,逃出了王宫。出了宛国都城后,叶城南对欧斯丁说:“这次多亏了你,你跟我一起回大燕吧,大燕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欧斯丁摇了摇头:“我不能去大燕,我在宛国还有一些事情要做。我会在这里继续努力,让两国和平的希望更大一些。”
叶城南理解地点了点头:“那好吧,希望我们还能再见。”
叶城南带着图纸回到了大燕。她立刻找到太子慕容轩,一同召集了朝中的大臣和将领们,商议应对宛国新型武器的策略。
慕容轩看着图纸,眉头紧皱:“此弩机设计精巧,射程与威力皆不容小觑,若正面抗衡,我军恐损失惨重。”
叶城南点头应道:“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从弩机的射程和发射频率入手。或研制一种能够干扰弩机发射的装置,使其难以精准射击;亦或打造克制弩箭的盾牌,增强我军防御。”
章程将军站出,抱拳道:“太子殿下,叶大人,干扰装置研发非一时之功,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恐难奏效。末将觉得,先集中能工巧匠打造强盾,更为稳妥。”
兵部大臣黄海也附和:“臣附议。然仅靠盾牌被动防御亦非长久之计,可同步研究弩机弱点,再谋破敌之策。”
慕容轩沉思片刻,看向叶城南:“城南,你深入宛国,对此弩机了解更甚,你意下如何?”
叶城南思索后说道:“殿下,诸位大人,可双管齐下。一面令工匠赶制盾牌,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盾牌营,加紧训练,以应对宛国可能的突袭;一面召集国内智者与巧匠,全力钻研弩机破绽,力求找到克制之法。”
慕容轩点头认可:“就依城南所言。本太子与城南分头行动,本太子负责统筹资源,协调各方,确保盾牌打造与士兵训练顺利进行。将军则率一队精英,专注于破解弩机之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燕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工匠们日夜赶工,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一块块坚固的盾牌逐渐成型;士兵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喊杀声震天动地,反复演练盾牌防御阵法。
而叶城南则带领着精英小队,日夜钻研图纸,反复试验各种可能破解弩机的方法,时刻关注着宛国的动静。
她深知这场战争虽尚未打响,但危机如影随形,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大燕的疆土和人民。
慕容轩也频繁视察各处进展,鼓舞士气,调配物资,与叶城南相互配合,共同为应对宛国的威胁而不懈努力。
在盾牌打造工坊内,工匠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手持工具,仔细地雕琢着盾牌的边缘,对身旁年轻的学徒说道:“这盾牌的弧度至关重要,关乎其能否有效抵挡弩箭的冲击力。”
学徒虚心请教:“师傅,那如何才能确保弧度恰到好处呢?”
老工匠耐心地解答:“需凭借多年的经验与精准的眼力,同时,这材料的质地也会影响成型效果。我们此次选用的精铁,虽坚硬但不易塑形,所以每一步都得格外小心。”
在训练场上,盾牌营的士兵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将领大声喊道:“第一排,蹲下!第二排,举盾向前!”
士兵们迅速行动,整齐划一。一名盾牌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旁边的战友说:“这训练可真不轻松,但为了能在战场上抵御宛国的弩机,再累也值得。”
另一边,叶城南与精英小队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弩机的破解之法。
一位擅长机关术的队员说道:“叶大人,我研究这弩机图纸,发现其弩弦的材质似乎极为特殊,若能找到一种与之相克的物质,或许可使弩弦失效。”
叶城南思索片刻:“那我们需尽快派人去寻找这种物质,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其他方面的研究。”
此时,在宛国都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