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梁山覆灭(2/2)
此事又跟春闱科考有什么关系?
武植并没有在信中明言,然以岳飞的智慧,略一沉吟便即猜到了大概。
不由得深吸口气,眼中精光四射,无来由的赞了一声,“妙。”
以这数百颗人头为引。
壮天下文人士子之血气。
当真绝妙好计。
岳飞没有丝毫耽搁,当即妥善安排下去,务求万无一失。
押送三百人,他竟大张旗鼓的安排了三千人押送,且全是精兵强将。
终是赶在春闱科考当日,将三百人押送到了汴京。
彼时。
汴京。
春闱开考之日。
早已过了入院开考的时间。
然主考官却迟迟不准考生入场,也不准他们离开,将他们聚在一起,尚还将他们排成了阵列,带到了南城门外,排成了八方阵。
数千考生不明所以,然却不敢有丝毫置喙。
武植何人,他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那维护秩序的千余锦衣,更是早已在汴京城中树立了绝对的威严。
于是,只能这般忐忑的等着。
直至日上三竿,一阵沉闷而有力的脚步声打破了考场的沉寂。
伴随着铁甲的铿锵与战马的低吟,一队浩荡的人马缓缓行来。
为首一员大将,身披重铠,手持长枪,面色冷峻,目光如炬,引领着三千精兵,将三百名梁山俘虏团团围住,押送过来。
这三百名俘虏,包括宋江、吴用在内的梁山高层及中层小领导,个个面如土色,手脚被锁链束缚,往日里在梁山上的嚣张气焰早已荡然无存。
他们被押解至八方阵中央的空地,四周是数千名屏息以待的考生,以及维持秩序的锦衣卫,整个场面庄严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城墙上,今科主考武植的身影终于出现。
声音清越而豪迈,传遍四方。
“我宋,偏安中原,苟求富贵,世受压迫,耻也。”
“以根本论,尔等书生,身无血气,怯懦平生,不堪为丈夫。”
“今以梁山三百悍匪之头颅,为尔等开蒙,愿尔等壮志,自破牢笼,当为铁血男儿汉,戍家卫国为业,莫做闺中郎君。”
“有诗一首,愿与尔等共勉。”
“曰: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杀!”
语落。
三百刽子手齐刷刷的扬起了手中的大刀。
齐刷刷的落下。
三百颗不可置信的脑袋,齐刷刷的滚落。
霎时间。
风停了。
时间静止。
天地凝固。
数千考生,呼吸剧皆停滞。
不知有多少人,精神振奋,激动的双目充血。
更不知有多少人,腿肚子一软瘫坐于地,有甚者,甚至失禁。
殊不知,他们的表现,全被记录在案。
无关于此次科考,却会在之后武植用人时作为考量标准之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