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见义勇为的费非(1/2)
陆忱来到女子短跑队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不仅和队员们积极沟通交流,还配合分教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每天一早,陆忱都会比队员早些过来,等待队员们的到来。
而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陆忱与助理小张都会帮助队员们放松肌肉。他深知,只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才能更好地迎接下一次的挑战。于是,他耐心地指导每一名队员相互为对方按摩,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缓解她们因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疲劳感。有时候,他也会帮忙,一边按摩,一边与队员们聊天,了解她们的感受与需求;有时候,他则会默默地倾听,给予队员们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放松身心。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陆忱已经对这些队员们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了。其中,费非作为一名200米短跑选手,她的奔跑速度简直令人惊叹,可以说是风驰电掣、快如闪电,犹如一只猎豹一般。然而,陆忱凭借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费非身上同样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他注意到费非的脚踝处有极其细微的动作变形,这可能会影响到她的跑步姿势和稳定性。此外,在跑步动态过程中,陆忱还察觉到费非的跑姿存在着微小但却关键的变化。而在日常训练中,费非有时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小动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际上也会对她的跑步姿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赵苏琪是一名耐力型运动员,当她参加400米项目时,不仅展示出卓越的耐力,而且在全程冲刺阶段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体力。不过,陆忱注意到她在跑步后的双腿,特别是膝盖部位,似乎会呈现一种不自然的行走姿势,这引起了他对她膝盖状况的特别关注。
此外,关于吴淼,据分教练所说,他的跑步姿势、姿态和身体状态在所有队员中是最为正常的一个。但在陆忱眼中,这种“正常”反而显得不太寻常。
因此,他向吴淼的室友打听情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吴淼每天早上都会给自己的足底进行按摩,甚至有时候会发出细微的痛苦声音。
医疗室内
陆忱看着自己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心中感慨万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这些笔记不仅记录着他对运动员们身体状况的了解,更是承载着他对未来工作的期望与承诺。正当他陷入沉思时,门开了,李偲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这个男人看上去威风凛凛,一脸正气,身高与陆忱相仿,大约都有1米80左右。
李偲笑着向陆忱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田径队的主教练——雷威。”陆忱微笑着起身,礼貌地伸出手去,表示欢迎。然而,雷威只是冷漠地点点头,并没有伸手回应。他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陆忱,仿佛要透过外表看到他内心深处。
李偲继续热情地向雷主教练介绍着陆忱,但雷威似乎并不感兴趣,他打断了李偲的话,直接问陆忱:“我听说你曾经为国乒队的赵康斯做过康复训练,结果导致他在最后一场比赛中瘫痪?”他的语气冷淡而严厉,让人不禁感到紧张。
李偲一听,立刻明白了雷威误解了陆忱,他急忙想要替陆忱辩解,但雷威却挥手阻止了他。“让他自己说。”雷威的声音低沉有力,仿佛整个狭小的办公室都回荡着他的声音。气氛变得异常严肃起来,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陆忱示意李偲不要再说下去,然后转头看向雷威,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自信。
他缓缓开口说道:“赵先生的病情早在找到我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确地表示过我不愿意为他的腰伤做任何的治疗。然而,赵康斯坚持要参加比赛的决心和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只好决定帮助他在腰部重新建立了着力点,让他能够在比赛中避开受伤的部位。可是,尽管他顽强地完成了比赛,却最终晕倒在了领奖台上。这一点,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此,受到我师兄李偲的诚挚邀请,我决定加入国家队,尽我所能为队员们预判并解决可能出现的身体问题。”
雷威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的目光宛如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却又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深邃。他静静地凝视着陆忱,仿佛想要透过对方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低沉而严肃,如同晨钟暮鼓般敲响在陆忱耳边。
“你能让赵康斯重新站在领奖台上,这充分证明了你的专业能力,对此我毫不怀疑。”雷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肯定,但更多的却是对陆忱人品的疑虑,“然而,作为一名国家队的队医,你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治疗伤病,更在于维护整个团队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对于你的人品,我需要保持审视的态度。虽然你是应你师兄的邀请而来,但在我这里,你仍然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
陆忱默默地点头,他能理解雷威的担忧和顾虑。毕竟,国家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着国家荣誉的重任,不能有丝毫闪失。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和成绩,所以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同时,他也明白,要想赢得雷威的信任,光靠言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知道您对我的能力有所质疑,这很正常。”陆忱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看着雷威,“但是请您相信,我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名誉,而是为了帮助运动员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我会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和支持。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向我提出,我会用事实说话。”
李偲一帮在旁边打着圆场,他说:“主教练你放心,我们整个医疗组都会为我们的队员负责任,而且陆忱虽然刚刚加入进来,但他对他分管的短跑队。每个人的情况都很清楚,所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为队员负责的。”
雷威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医生,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相信他们会尽力而为。
“希望如此。”雷威说道,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送走完师兄和教练后,陆忱回到座位上,轻轻地叹了口气。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说实话,在国内工作确实比国外更累,压力也更大。这里的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成功的动力。这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忱沉浸在工作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数据,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帮助运动员提升表现。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窗外的天空渐渐变黑。
当他终于完成手头的工作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虽然身心俱疲,但内心却有一种满足感。
在国外,尽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前来寻求康复治疗,但他和他的导师却有着一个完整的康复团队。相比之下,在国内,几乎只有他一人以及他的师兄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然而,师兄作为医疗组的小组长,有时难免会无暇顾及他这边。因此,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幸好,他自身的能力还算出众,几乎能够密切关注到每一位队员的实际状况,并为他们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此外,他还能与分教练共同商议出新的周期训练方案,以确保每个队员都能得到最佳的恢复和发展。
李偲还算是有良心,还为他分配了一个助理,听说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尚且稚嫩的很,整天跟在他身后。帮助他记录所有人的数据,并会在他刻意指导下为每个人写下一些自己的意见。不管怎么说,也是帮他分担了一些压力。
正思考着,助理小张进来告诉他,王佳然过来了。
对于王佳然,他还是有一些偏心的,她腿上骨折的伤已经不算特别严重,但是她的情况也跟其他人差不多,都有一些或明或暗的暗伤。这些都是需要长期护理的。其实在他看来最好的康复训练就是通过日常训练改变他们的一些坏习惯,使得他们的陈年旧伤得到缓解,重新在肌肉附近构造新的着力点,并且让队员们可以快速的适应它,赵康斯那次已经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了,尽管当时他没有时间去适应给他构造新着力点,但是队员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很快就适应。这是他对赵康斯最为满意的地方。
“来了?”陆忱道。
王佳然早就不像之前遇见他一样,像是老鼠遇到猫,反而整天乐呵呵的跑到他这里,谁叫她每次从他这里出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身体轻快了几分,还真别说老陆的手艺还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