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洪流浊清 > 第178章 死亡

第178章 死亡(1/2)

目录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可贵的,是不该轻易丧生的。君子固死,亦当选择死法。古语云:“死有轻于鸿毛,而重于泰山。”然而,当今的部分新青年,却以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妄自大,认知地局限性而随意丢弃生命,这真是令人惋惜……

就拿许墨来说,他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读书已有14年,可这么多年的读书,他只知道读书要考好成绩,有了好成绩,才能上更好的学校。而上了更好的学校,才有更好的工作……如此的理解,并不为错,但实在太过局限了。

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谋生,那小学的学历,就已经足够谋生。可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去读呢?难道,仅仅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时,可以有一个体面的学历去见老板吗?我想,这并不是,读书是一个人精神高尚与否的开始。因为,在我们打开课本的那一刻,我们就拥有了打开知识的权力,也有权力去享受知识所蕴含的一切精神财富……

然而,这些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他们只知道,你读书,以后就是要找工作。那父母、朋友、同事、亲戚,以及认识你的人,去问你能挣多少钱,去衡量你所读那么多年的书的价值,也算在理,可也不在理。

认为在理的,那是因为她们自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读书是为就业而生的。许墨正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他的父母教导他好好读书,以后找好工作,过好日子。这也就让他忽略了这个父母走了一辈子的路,是否是走错路了?

你看,就那知识继续地简单地理性思考与判断都没有去用,盲目地去网暴别人的文章。还自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最后,被警方网上通报,勒令结束对普斯文的污蔑,这都是他觉得自己都是对的结果!

勒令停止就停止,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去动那种歪脑子。害怕是“犯罪”的开始,绝望是“犯罪的定刑,”轻生则成“法院的最终裁决。”看吧,当他灰头土脸,一副生无可恋地坐在大学宿舍的天台上,泪水成了他最后的“遗言。”他本不需要这样的遗言,而是自己的思考太局限。

但凡他把歪脑子摆正一点,他都不至于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要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只需要再通过一次在网上,录个视频,公开给普斯文道歉,并请求原谅,不就好了。那再往坏一点去想,人生的污点,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有一个无关紧要的,难道就会让自己以后饿死街头吗?可他没有这样想,他满脑子都在想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就像看到一道简单到已经在标题上给出了答案一样的题目,可他仅仅是看了一眼题。就抱着头折磨,这道题太难了,我是不是要放弃。是的,放弃是挺好的,至少,还有会做的。可生命这道选择题,你若连重视都做不到,就逃避,就放弃答题,那也就只能被淘汰了。

在这个寂静地夜晚,风狠狠地刮着,月亮在黑白云彩之间穿梭,星星点点,犹如黑色地塑料袋破了洞,发出一些微弱地白色光芒。2024年1月份的日子,很快就走了个大半。也快到了一家老小坐在家里,一起吃团圆饭的日子。可是,对于许墨一家来说,2023年的年夜饭上,注定是不圆的月亮……

许老二和妻子等村里的人走后,打算明天亲自上一趟昆明,一是,弄清楚自己儿子到底是做了什么得罪“有钱人”的事。二是,她们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从小被惠芬含在嘴里养的儿子。

许墨从小虽生于农村,但基本上没有吃庄稼人的苦。很多时候,家里农忙的时候,她的母亲都会给他安排在家里洗洗自己的衣服,看看书,写写作业……反正,他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苦。若真有吃过苦,那也只是自身家庭生活局限带来的,可父母至少没让他没吃,没穿,没学上,每年花在他身的钱,占了家里开支的一半以上,只要许墨想买什么,他的父母都会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地给他买。

可以说,作为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的孩子,许墨过的日子有点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这种宠爱出来的孩子,对于抗压能力,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需要什么养分,需要什么补给,都有专门的园丁负责。然而,这种“花朵”虽然很美,但相比野外的花草树木,是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自然也就没有坚韧地品质。自然,当他们遇到了什么挫折,是很容易枯萎,很容易一蹶不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