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下 葬(2/2)
平安沿着长满黄豆苗的地边小路骑到墓地跟前,把饭筐抱下来招呼几个人吃饭。一位看起来快五十岁的长者问“木头棍子”:“你娃现在学好啦?不喝酒啦?”“瘦高个”说:“喝么,咋不喝?今天这好酒不喝白——不喝!”“那你说酒是‘猪八戒’的?”“他能喝完不能?他能喝完就都是他的!”“都——喝完?那我还干活不干?还是你替我干?”“我替你干?你咋不做个梦再娶个媳——妇儿?”“哈哈哈……”几个人笑着说着各自去拿饭吃起来。“木头棍子”光顾着说话,动作慢,端着饭碗去拿筷子却看见没筷子了,就大声喊:“谁多拿筷子了?多拿筷子能吃两碗,还是两手都拿筷子往嘴里塞?”平安说:“筷子拿够着哩,早知道多拿两双。”“猪八戒”“嘿嘿嘿”笑着问:“谁?谁多拿筷子了?不叫他吃饭,有本——事把他饭也吃了!”“木头棍子”看看没人承认也看不出谁多拿筷子了,就拿着饭碗走到旁边一片苹果地边,放下碗,折断一节细枝,再折成两截儿,他一边折一边忿忿地说:“大活——人还能叫尿憋死?真是——的!”过来又拿起暖瓶倒点开水冲冲,就当作筷子拿起碗吃饭。“猪八戒”笑着说:“‘木头棍子’还怪有办——法哩!”黑脸汉子说:“就你会?”“猪八戒”笑着说:“喔,都说他瓷,谁知道他还不瓷——哩!”“木头棍子”笑着说:“你不瓷你光会背媳——妇儿,黑灯瞎火背媳——妇儿!”“哈哈哈……”平安拿个?头蹦到坑里一下一下使劲儿挖土。几个人吃完饭就让他上来,平安收拾好碗筷回去。
平安回来,看见庆华拿毛笔在写对联,庆华的书法还是有板有眼、挺象回事儿的,五六个人在围观。旁边就有人夸:“这字写得不错嘛,能卖钱了!”庆华说:“不行,不行,还差远——哩!”“这还不行?谦虚过分就是骄傲!”“庆华,在景州挣大钱了吧?”“打工哩,还能挣啥大钱?”“找对象了没?”“……没。”庆华不好意思了。“不是吧,恐怕都快结婚了吧?将来住到省城了,咱邻居去了还认不认?”“不会的,咋会不认哩?”庆华写好,平安吃完饭拿一碗浆糊用木棍蘸着贴在门框、门脑儿上,几个人帮忙看着。
平安上个厕所回来,看见父亲、母亲和哥都来了,坐在客厅。他心里说不是说下午六点才来的嘛。父亲出来上厕所时他也跟出来,低声问:“你都上过礼了?”父亲点点头。他后悔自己应该早点儿去村口接父亲。
乐队来了,在篷子口坐一桌。亲戚陆陆续续都来了,哭着进门,悲哀的乐曲一阵阵响起。村里人也来的很多,村干部也来了不少。
二大把大肉、鸡肉取回来,厨师、帮厨忙活着准备饭菜,院子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一片繁忙。
平安没事儿时就和金梅、庆华、庆祥跪在草墩儿上,听见哭声进来就跟着哭。晚上继续守孝续香火。
三大带着一儿一女来了,自然是痛哭流涕。平安上前安慰几句,三大坐在一边和平安父母拉家常,一儿一女跪在草墩儿上,和金梅几个人说话。十点多,三大回去,一儿一女留下守孝。十二点多,平安父母去二楼歇。
第三天早上,又多来了一些亲戚和村里人,门前巷道两边靠满花圈,后来放不下就靠到大路边墙上,像是白花花两行小树,树上开着闪闪发光的彩色花朵。有人怕起风把花圈刮倒,就在中间拉一根长绳子绑在树上或者钉子上压住花圈。花圈上边、篷子口和两侧都挂有黑色长条挽幛,又增添不少肃穆气氛。
卿宝、张军、程亮几个同学都来了,上了一百元礼。原定十点下葬,主事儿人害怕镇上来人干涉土葬就提前到八点半动身。平安和一家人给老丈人穿好衣服抬进棺材,把他的旧衣服包好,入殓封棺起灵,一群人痛哭失声,金梅几次扑在棺材上硬被人拉回来。乐队起劲儿地吹奏着悲戚戚的乐调,响彻整个村庄,令人揪心、泪打路面。平安抱着遗像,庆祥摔“盆子”,一群小伙子把棺材抬到三轮车上,一阵鞭炮声响过,送葬队伍向山上出发,母亲在家看孙子。
金梅哭得几乎要晕倒,被平安和庆华搀着下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