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上庄往事(1/2)
我们到了隐德县后在他们先到县公安局转了一圈,他们给我们派了一个刑侦队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开车。随后我们抵达了上庄村。这是我第一次来这个村子,村门口的要进门能够看得出当年的村子的辉煌,只不过现在框架还在,几根汉白玉的龙柱上面蒙着细细的煤灰,其中有一根柱子明显被车撞过,缺失了一块。剩下的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门头上的瓷砖不少已经剥落,金光闪闪的上庄村三个字的村字少了木字旁。进村的大路原来应该是水泥路,不过风吹日晒路面的水泥都已经斑驳开裂,不少地方只有裸露的石子儿,一眼望去坑坑洼洼,处处透露着破败迹象。
我此时心里十分纳闷,现在都提倡新农村,大门是一个村子的脸面。上庄村是有煤矿的,怎么也不该穷酸到这个地步吧?
我们的车在颠簸中前行,一股寒风刮来,水泥路上的浮灰漫天飞舞,一度遮蔽了我们的视野。我不禁问道:“这村子这么变成了这样?”
“这里是采空区,他们整村搬迁了。本来是图捷径走的旧路,没想到这路况这么差。”马兴生说道。
开车的小伙子叫傅子恩,他接茬说道:“新村现在也没什么人了。跟其他农村差不多,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了一些务农的老年人。”
我问道:“他们这不是有煤矿么?年轻人没有在矿上上班?”
傅子恩笑道:“这都是什么时代的老黄历了。他们村的煤矿经营不善最后卖给了一个浙江人。后来国家要关停小煤窑,他这个煤窑的矿脉和东山矿是连接在一块的。所以就关停了。有一部分人就去了东山矿上班,搬到了距离这里30多公里的东山镇上。但是剩下的人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大部分都回家务农去了,有些人为了活计也去别的煤矿打工。慢慢地村里的人就走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