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难猜的谜题,病娇的癖好(1/2)
数字藏品”市场?
这不是什么陌生的词。并且我早就关注了——今晚直播间的最后一件宝贝,不就是数字藏品吗?
“能摸清犯罪分子的底儿,这只是盯梢的基本功。”齐朝暮慢条斯理地说,“要我说,你还得把招子擦亮点儿——重点在‘重要人员’的掌中乾坤。”
重要人员?掌中乾坤?
我一时没听懂他的意思。
常年跟齐朝暮这种人打交道,我早摸透了他们这行的脾性。国安的老油条们说话都跟猜灯谜似的,我跟他们对话就像在吵吵嚷嚷的地摊,一边吵架鉴宝一边吵架还价,非得把每句话都搁放大镜下细瞧,指不定哪个字缝里就藏着关键线索。
他们很多话都不会直接说出来,只会拐弯抹角地暗示我。比如,前年侦办跨境走私案,我俩趴在草窝子里争论谁打头阵,齐朝暮为了哄我先上,愣是给我胡扯了三分钟《小马过河》的寓言。
他们说很多词语也很难懂,比如,去年端个文物造假窝点,齐朝暮举着个紫砂壶,跟我掰扯半天“茶垢如包浆”的歪理,我才明白那是个赝品。那全是一些内部人员玩的“高级梗”,或者用自创的术语掩饰过去,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防止无孔不入的监听还是多年地下工作养成的习惯。
虽然听上去很酷。
但当你成为他们的听众,你就会发现跟这种人讲话,很累很累。
“说人话。”我告诉齐朝暮。
好。你还记不记得,以前我们西海市的数字藏品市场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虚假繁荣,当时很多入局的人,最近也是两手泡沫。齐朝暮说,股市跌了,还有人跳楼呢。
“你说说,数字藏品跌了,那些藏家会不会心甘情愿交学费?”
不会。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甚至一文不值。买到手里,就是为了再卖出去,可如今又后继无人,真是进退两难。”我说。
“进退两难的人,只会更加拼命地琢磨取胜之道,而不会一蹶不振。”齐朝暮说,“他们攥着那堆立体版JPG,就跟攥着定时炸弹似的,估计这会儿正满世界找拆弹的呢。他们只会铤而走险。他们与买到假货交学费的人不一样。买到假货,只会怪自己眼力不足、心性不坚,甚至有人一蹶不振,从此退出圈子。但这些数字藏家可会一直惦记着自己手里几张图片、几个建模,一有机会便会抛售出手。”
“所以他们很急?”我渐渐明白师傅的意思。
“急,就容易乱了阵脚;乱了阵脚,就更容易露出破绽。”齐朝暮说,“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要关注那些‘重要人员’了吧?”
“好,我马上告诉老陆。”我第一时间通知纪委的朋友,把重心偏向数字藏品,查雅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