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双重考验(1/2)
禅忠祥一来到钻井平台,就像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碰到晦涩难懂的地方,他立马站起身,几步就跨到钻井工面前,双手在空中急切地比划着,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师傅,您快给我讲讲,这个数据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还有这种隔离液的具体特性有哪些呀?它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钻井工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连珠炮”问得一愣,不过很快就被他认真执着的劲头打动了。张子超笑着说:“禅指挥,你这问题问得好!数据变化可能是因为井下压力和泥浆成分的改变。这隔离液嘛,它主要是用来改善泥浆和井壁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压力下,效果肯定不一样。”
孔凡龙也补充道:“对,压力大的时候,隔离液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就特别重要。”禅忠祥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眼睛里满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钻研,禅忠祥终于理清了技术关键要点。他兴奋地找到团队成员,说道:“兄弟们,我发现这库车山前地层深处的盐膏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有着极强的蠕变特性,就好比人陷进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钻具在里面作业,要是泥浆密度低或者出现井漏,就特别容易造成盐膏层缩径卡钻。据统计,以往在盐膏层地区钻井的事故率,是常规地层的3到5倍呢!咱们塔里木油田30年来,一直想找到淡水浸泡快速解卡的方法,试了无数次,可都失败了,国内外也没啥先进技术能借鉴。”
面对这棘手的困境,禅忠祥在团队讨论会上,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激动地说:“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我觉得可以从泥浆的成分、压力的变化、温度的影响这些方面入手,说不定能有新发现。比如说,我们试试调整泥浆中不同添加剂的比例,看看对盐膏层有啥影响。还有,压力的瞬间变化,会不会对解卡有帮助呢?大家都说说想法!”
许贺新第一个响应:“我觉得可行!之前我们一直按老方法,没准换个思路就能成功。”杨德欢也点头赞同:“对,我们可以先做几组模拟实验,看看效果。”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分析和实验,禅忠祥终于找到了制约盐层解卡的三大技术难题:油基泥浆条件下淡水与盐层接触困难、混窜严重、自由水活度低。
随后,禅忠祥开始尝试利用固井用冲洗型隔离液的特性,调整出具备不同功能的解卡液。禅忠祥亲自参与实验,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站在实验台前,眼睛紧紧盯着量筒里液体的刻度,一只手稳稳地拿着试剂瓶,缓缓地添加各种化学试剂。
每一次实验结果不理想,他就会拉着身边的同事讨论:“你说,是不是隔离液的比例还需要再精确调整?还是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对?又或者是反应时间的把控有偏差?”同事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想办法改进。
有一次,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小型的化学反应,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大家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禅忠祥却镇定自若,迅速戴上防毒面具,大声喊道:“大家别慌!先关闭相关设备,打开通风系统!小王,你去检查一下阀门是否关闭;小李,赶紧把窗户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