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画作迷局,终破获盈(1/2)
沈秋的心脏猛地一沉,古董商的信息如同一道阴云,遮蔽了他心中的喜悦。
价值连城的画作,难道鉴定有误?
他下意识地看向墙上那幅画,柔和的灯光下,浓墨重彩的画面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可此刻在沈秋眼中,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疑虑。
周围原本热闹的祝贺声仿佛被按下静音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味道,压得沈秋有些喘不过气。
不行,他必须再次确认!
沈秋深吸一口气,
他再次请来了几位业内知名的鉴定专家,其中也包括之前给出“潜力巨大”评价的吴专家。
鉴定中心里,灯光雪白,照得每一处细节都纤毫毕现。
专家们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着画作,从笔触到颜料,从构图到装裱,仔细地检查着。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混合着专家们身上古朴的檀香味,却丝毫无法驱散沈秋心中的不安。
吴专家依旧坚持之前的观点,他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幅画的笔法虽然流畅,但缺乏灵气,色彩虽然饱满,但层次感不够,整体来说,只是一幅普通的仿古作品,价值有限。”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让沈秋的心再次往下沉了几分。
“吴专家,您确定吗?这幅画的笔触和色彩,我感觉都非常独特,不可能只是一幅普通的仿古作品。”沈秋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试图说服吴专家。
“沈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这幅画的价值确实不高,您可能被一些表面的特征迷惑了。”吴专家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沈秋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握紧了拳头,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吴专家,您凭什么如此肯定?您有什么证据证明这幅画是仿古作品?”沈秋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鉴定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证据?我的经验就是证据!”吴专家有些不悦地皱起了眉头,“我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画作没见过?这幅画的水平,一眼就能看出来!”“经验?难道您的经验就不会出错吗?”沈秋再也忍不住了,他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难道您的经验比事实更重要吗?”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撞,激起无形的火花,鉴定室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沈先生,请您注意您的言辞!”吴专家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我以我的专业声誉担保,这幅画的价值绝对不高!如果您不相信我的判断,您可以另请高明!”说完,吴专家拂袖而去,留下沈秋独自一人站在原地,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看着墙上那幅画,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如果……”沈秋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如果这幅画真的……”
鉴定中心的空气沉闷得像一潭死水,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击在沈秋的心上。
周围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如同蚊蝇般嗡嗡作响,扰得他心烦意乱。
他来回踱步,皮鞋与光滑的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一下又一下,仿佛踏在他的神经上。
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呼吸都感到困难。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冰冷的金属触感并没有带来一丝安慰,反而让他更加焦虑。
他甚至能感受到手心渗出的汗珠,黏腻潮湿。
吴专家的话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周围人怀疑的眼神,如同针扎般刺痛着他的自尊。
他感到喉咙发干,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巨石,让他喘不过气来。
鉴定中心的灯光雪白刺眼,让他感到头晕目眩。
他扶着墙,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然而,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
他想起系统的特殊能力!
沈秋猛地抬起头,他走到鉴定中心的角落,那里光线昏暗,周围摆放着一些杂物,显得有些凌乱。
他将画作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支架上,然后打开手机,启动了系统的分析功能。
昏暗的光线下,手机屏幕发出幽幽的蓝光,映照在沈秋的脸上,让他看起来有些神秘。
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手指快速地在屏幕上滑动,眼睛一眨不眨。
随着分析的进行,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越来越快。
他感到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数据,瞳孔猛地放大。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来,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果然……”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和一丝难以置信,“竟然是这样……”
系统分析的结果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沈秋心中的阴霾。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这幅画作的真实信息:17世纪早期欧洲大师的真迹,由于特殊的保存方式,画作的某些特征被掩盖,导致一般的鉴定手段难以辨别其真实价值。
而系统的数据库却包含了这幅画作的全部信息,甚至连画家的创作心路历程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沈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转身面向众人,目光坚定而自信。
“各位,”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朗有力,“我尊重各位的专业意见,但也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他将系统分析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并详细解释了画作的特殊之处以及被掩盖的特征。
吴专家脸色涨红,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流了下来。
他扶了扶眼镜,嘴唇颤抖着,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周围的人们先是惊讶,然后是怀疑,最后是信服。
他们纷纷围上来,仔细观察着画作,议论纷纷。
沈秋的话语如同炸雷一般,在鉴定中心炸响,震耳欲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