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音乐之都——维纳(1/2)
选择来到音乐之都——维纳,咔咔的理由却相当简单——她从小便喜欢音乐。
小时候,咔咔住在美国西部地区的一处偏远小镇,家里经营的一处小型生态农场。这处小镇虽然偏远,但也充满人情味。
咔咔第一次接触到音乐是在七岁那年。
当时父母带她去镇上的集市,去和集市商人商讨家中的转基因大豆的售卖事宜。kaka听不懂大人的谈话,就去琳琅满目的集市上瞎逛,恰巧在那一天,碰到了一位来自大城市的旅行艺人。
这个街头艺人正在演奏一件模样相当奇特的乐器——一把能模拟多种声音的“光谱弦琴”,这阵美妙的旋律是咔咔从未听过的。她呆住了,脚步像被磁铁吸住,久久不愿离开。
艺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小观众,笑着递给她一个能弹奏简单音符的迷你光谱弦琴模型。从那天起,咔咔就迷上了音乐。
曾有一段时间,咔咔对未来的期待是成为一名音乐家,演奏出让世人惊叹的乐曲。
然而一场可怕的山火却突然而至,将kaka家里的一切都付之一炬,连同自己的父母也葬身火海。
从那天起,咔咔便无时无刻为生存所奋斗,那个关于音乐演绎的梦想,就此被永远埋藏在心间。
如今,决定开启新人生的咔咔,打算来音乐之都维纳,来重新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据说维纳是一座专为音乐而生的城市。音乐在这里不再是少数人的艺术,而是一种全社会共享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这个地方生产着全世界所需要的大部分音乐,这里的每个人都是音乐家,甚至这里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要用音乐来表达。
离开穿过空中特快机场的安检大门,咔咔顺着熙攘的人流来到了著名的交响乐大街。这条街道的地板本身就是由一块巨大而透明的触控材料组成。
街道两边设有的脑电波探测头时刻发出着微微的闪光。
此刻街道上弥漫的旋律是像是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混杂而成的旋律曲调,安静而细腻的曲调中又夹杂着怀旧和安宁。
辅助大脑告诉咔咔,这首曲子是由这条交响乐大街根据路过行人们的集体潜意识思想而即兴创作的。
咔咔迈着有些不自然的步调跟着人潮向前走着——他始终还不太能适应如今自己转变成男性后的新身体——胸前原先挺着的两坨沉甸甸不见了,让kaka感觉前面有些空荡荡;胯下多出来的那条肉让kaka怎么走都觉得有些别扭。
不过有一点让咔咔感觉相对舒适——自从变成男性身体后,他感觉周围人对自己注视的目光少了许多。
交响乐大街的曲调节奏忽然变得加快起来,其中低音弦乐也开始缓缓加重,像是一颗巨石投进湖心,泛起了波纹。咔咔明显感觉到四周的人群渐渐慢下了,并纷纷驻足抬头仰望。
顺着人们的视线,咔咔也抬头看向城市上空的音乐天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