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君子不器(1/2)
第459章君子不器
话说到这个份上,内阁的老狐狸们哪个不清楚,这到底是谁的意思
跟皇帝对着干的大臣不是没有,但都是在重大事务上头,比如明朝的三杨跟嘉靖之间的较量,【国家养士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上真的会去撞柱的大臣少的可怜!有本事一百多人一起撞死,那才叫壮观呢。
真发生这样的事情,这皇帝也没法做了。
本朝当下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更别提这事情也不值得跟皇帝玩命。
不就是提拔一个年轻的臣子么没问题!左右也不是啥了不得的职务。
投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匿名投票,一种是举手表决。
内阁就这几个人,自然是采用后者,当着皇帝的面,你都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那还做啥内阁大臣呢
张庭恩第一个举手,随后是犹豫一下的林如海,再随后是潘季驯。
宁克和郭衍心里明白,改变不了结果,干脆也就不举手了,免得被皇帝看成首鼠两端。
“三票过半,通过决议,内阁拟诏书,朕用印下发。”
起居郎在角落里奋笔疾书,记录下来。
【二月初十,内阁表决通过升格研发司为研发厅,特设监察御史贾琏(正四品),领侍郎衔。】
百年之后,时人对这段记录理解出现了歧义,发生了争执。一种解释是贾琏以御史身份,领研发厅,擢升侍郎。一种理解是,贾琏从御史台调任研发司为侍郎。研发司后来经过多次拆分成多个部门,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种还算是依据史料搞历史的,还有一些直接发明历史。
处在不知情状态的贾琏,正在街上巡视工程进度。整个京城,现在到处都是工地,都在挖沟,烟尘漫天,走了一会浑身是尘土。
京城百姓纷纷议论,多少年了,也没见京城这么大动静。
底层百姓最开心了,这时节能有个活干,每日挣个十文钱,真是皇恩浩荡!
对外宣传的口径很统一,陛下出内帑修缮道路,工钱待遇,都是陛下定的。
不少老人激动的高呼:大周皇帝万万年。
嗯,这真是自发的,不是贾某人安排的。
内侍在工地上找到贾琏,宣他进宫。
承辉帝看贾琏一身尘土,皱眉道:“怎么搞成这样”
“陛下的民生工程,微臣不敢怠慢。”贾琏实话实说,这也没必要说别的。
承辉帝说了内阁会议上的决定后,补了一句:“朕就是想看看,这研发司,现在是厅了,到底能搞成什么一个样子。”
贾琏歪着脑袋想了想:“微臣也不知道!”
这是真话,鬼才知道这么个奇怪的庞然大物,将来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出个结果。
承辉帝诧异了一下之后,随即笑道:“说的也是,前所未有之事,结局如何预料呢朕只知道,你没要朝廷一文钱的拨款,养活了数万人,他们还过的不错。如果朝廷里的工坊,都能做到这个程度,朕能少操多少心。”
贾琏露出点惭愧道:“也不是没有拨款,工匠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微臣也算是夺了工部一部分基业。”
承辉帝笑道:“你还是别提工部了,让他们干点活,就知道问朝廷要钱。”
贾琏笑道:“朝廷的官员,拿钱干活,倒也无可厚非。工部比起其他的衙门,吃相还算是好看的。”
承辉帝被气笑了,你怎么能说实话呢朕不要面子的么
“滚蛋,少在这里进谗言,朝廷能有今日局面不易,稳定来之不易,要珍惜。出去后,记得让人去户部把税交上。”
贾琏遵旨告退,出来之后多少有点得意,居然就领侍郎衔了,真是谁能想到呢。
直接去了研发厅,让个单独的税务部门,不是朝廷制度的问题,而是制度制定的最初,就是奔着节省开支去的。历朝历代,多少有冗官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现代人看来,就不是问题。
至少在贾琏看来,国家的公务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现阶段这种皇权不下乡的权利结构,想废除掉是基本没戏了。没有一个纲领明确的政党,发动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现代社会还有人叫嚣乡贤共治呢!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官方公告下达之后,研发司上下一片欢呼,尤其是那群跳槽的官员们,纷纷高呼陛下圣明,贾大人英明。
衙门升格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关于设立多少机构,都是需要研发司自己上报的。
贾琏拉着一票人忙活了两天,才算把下设机构搞定,暂设军工司、经贸司、城建司、农林司、科技司、后勤司,一共六个司,规模比工部都大了。关键是研发厅报上去之后,内阁火速通过,呈陛下核准,当天就搞定了,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吏部那边也只能捏着鼻子,按照报上来的名单发告身。这一口气提了五个两种,十个员外郎。
京城里的其他衙门的低级官员,嫉妒的眼珠子都发红了。
这帮平时只能干活的瘪三,如今跟我们平起平坐了,有的甚至还骑头上了。
今后见面,因为级别低,还得主动见礼。
研发厅正式挂牌的这一天,不少官员在青楼里喝的酩酊大醉,有的是高兴喝多了,有的是气坏了,喝酒发泄。
贾琏倒是没跟着去喝酒庆祝,而是回家去给祖宗上香。
王熙凤作为正妻,受益匪浅,四品诰命,直接又升了一级,当天内侍就从宫里过来,给王熙凤升格了。
贾母也挺高兴的,激动的眼泪汪汪,拉着贾琏的手絮叨,贾家又兴旺了。
以前不兴旺么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贾琏没有崛起之前,贾家的权势是需要通过王子腾那边过一手的,不然贾雨村哪有机会做金陵知府,这其中也有林如海出的力。
张庭恩特意下值后,把贾琏叫去了家里,问他一句:“冠礼何时办你还没取字吧为师送你一个字如何”
贾琏自无不可,甚至还感激的表示:“多谢恩师赐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