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番外5 西征拓地五千里(2/2)
此后,他甚至还进一步派兵南下,跟南边身毒开布尔山口的贵霜帝国交战过,也跟西部波斯高原上的安息帝国交战过。
但是贵霜和安息毕竟也都是大国,是当时地球上的四大帝国之一(汉,罗马,安息,贵霜),哪怕当时也都有些内乱、尤其贵霜正处在极度衰落期,但也不是曹彰带着一万多骑兵就能灭国的。
曹彰花了几次尝试,鏖战互有伤亡,虽然杀伤了超过十倍之敌,立了威,也稍稍占了些地盘,最终还是因为西域汉人士兵人数规模太少,不得不收缩防御。
贵霜和安息这两个敌人,尤其以安息更强。
安息就是西方历史书上说的帕提亚帝国,擅长骑射游斗战术。
在后世著名的战略游戏《帝国时代》系列里,就有一项弓骑兵科技叫“帕提亚战术”,说的就是帕提亚弓骑兵用康塔布里圆环阵放风筝。同样的战术,东汉时的人其实也有记载,在汉语典籍里叫“安息回马箭”。
曹彰和安息人在波斯高原上交手了两次,就彻底死心退了回来。,此生只考虑后续能不能在贵霜人身上剐下一块肉来,而安息人的主意他是丝毫不敢再打。
……
曹彰在西域开拓的动静,并没能瞒住中原的刘备。
事实上,曹彰能支持到今天,也多亏了刘备派去的那些号称违禁私贩、实则被法正控制的商人们,要不是这些人给曹彰提供技术性的耗材补给,他早就被安息人反推了。
但是,随着曹彰彻底把哈萨克草原和阿富汗高原上的胡人控制住,再继续往西推进也彻底乏力了,刘备的朝廷评估之后,觉得曹彰已经没有进一步利用的价值、
而中原这几年的休养生息也已经初见成效、朝廷府库重新充盈起来。
到了章武八年时,诸葛兄弟主持的对东北扶余国故地的垦荒,也略有小成,已经开垦出了超过一万万汉亩的黑土地熟田,在东北地区至少安置了两百万汉人农耕居民。
大汉治下的总人口,从大战刚刚结束时的两千多万,也勉强回升到了近三千万。只不过多出来的几百万,大多是把曾经的隐户重新安顿下来、齐民编户,外加新生的婴儿幼儿。
天下安居乐业,海晏河清,是时候收网了。
偏偏到了章武八年的时候,还有一个新的消息,让刘备愈发笃定。
那就是经过数年的鏖战,曹彰在和安息人争胜不利后,受了点小伤,回到轮台后,居然患了重病,最终不治而亡,曹家人就地将其安葬在了轮台。
章武八年,相当于原本历史上曹丕篡汉后的第三年,换言之,曹彰因为西域的辛苦和水土不服、多种西域流行病的反复侵扰,最终比历史同期还少活了一年多寿命。
刘备都没想到,曹彰比自己晚一辈,居然自然寿命都这么短。刘备原本都没打算熬到曹彰自然死亡,只是打算自己哪天如果觉得身体不适了,或者五年之期要到了,就必须果断搞定曹彰,绝不把问题留给后人。
谁知都不用等到五年之期,只是比当初跟诸葛瑾订约的时间又过了才三年半,曹彰就先死了。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这也不算什么乘丧伐人,也没有什么不义,本来对方就是篡逆之贼,朝廷随时想讨伐就能讨伐。既然现在顺便,那就收服了呗。
刘备便派出赵云,率领数万精锐骑兵,按照这几年出关商人提供的情报线索、以及提前暗中筹备的补给中继,对曹彰遗留的势力发起了西征。
之所以选择赵云,也是考虑到马超之前已经杀了贾诩,建了大功,所以这次还是换赵云,避免尾大不掉、或是分配不匀。
另一方面,如今已是章武八年,而原本历史上,马超的自然寿命也不长,还比曹彰早一年病死。虽说原本历史上马超之死有一定“郁郁而终”的成分,是因为不得志,受猜忌,现在的马超意气风发肯定能活更久。
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惯性还是比较强的,马超显然原本身体就不如赵云好,他的生活方式也比较豪放恣意,前几年立了大功之后,更加随心所欲,所以如今已经患病,不适合用兵。
相比之下,赵云是真的一贯自律,状态保持得很好,刘备就把大汉彻底肃清篡逆余孽的“真.最终之战”机会交给他。
考虑到曹彰这几年也算是做了点事,刘备最终还吩咐了赵云一句,对于已故的曹彰,不需要开坟移尸,就让他葬在轮台好了,当地人想祭祀也可以祭祀,没必要跟死人计较,可以大度一点。
曹家人是否有遗留,也没必要追查了。把属于汉人的土地都收回来,由朝廷派官控制,确保了这一点,其他都可以适当放开,无所谓的。
临走之前,刘备亲自在雒阳城外为赵云饯行,还一路往西送到函谷关旧址,语重心长地吩咐了几句。
“子龙,此去多多保重,不必急功近利,一路上我军补给必然充分,沿途都有商旅暗中提前筹措囤积了粮草物资,大军到时便能取用,稳扎稳打即可。
你我都老了,你也五六年不曾经历战阵了,若是手生了,切不可逞强。”
赵云当着刘备的面,当然还是要谦虚一下,只是冷静地说:“陛下放心,廉颇、马援年届七旬尚能建功,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
PS:和编辑讨论了,已经决定,18号上传新书,也就是下周的这个时候,下周二。
后续还有三个大章番外,一些感言,随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