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战前(1/2)
“不对不对,你们应该喊出来。比如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参军大人这样做可有道理?”
“你不觉得气势很足吗?”
两位铁匠摇摇头,不明所以,继续一下接一下的敲打。
将铁掌弯曲、对折、比对、淬火,一连套下来,这才钉在了修剪完毕的马脚上。
用锉刀将凸出的铁锭打磨平整,总算处理完毕。
“大人,这给马儿穿鞋子的稀罕事我还是第一次见,就不怕铁钉把马蹄劈叉了吗?”
李乜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几千年了,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相信祖先的智慧。
牵着有些别扭的马儿,让它熟悉熟悉脚下。
这个通讯全靠吼、交通全靠走的年代,有一匹好马的好处不言而喻。
尤其是军中,什么时候吃败仗了,逃跑也能跑快点儿。
习惯性地抬头望天,竟然发现了包围而来的大股流民兵。
从东方西北方向,竟有三股之多。
值得欣慰的是距离还挺远,最近的在六十里之外,不过全速之下,也就一两天的距离。
这可是一件大事,径直朝中军大帐而去。
程山正在帐内看书,胡萝卜一般粗的手指放入口中,蘸一下口水后,又轻轻拿出来,翻动一下。
看着多少有些别扭。
“哦,怠之过来了?你做的士兵花名册不错,以后是非功过都能记录,也能做到赏罚分明。”
李乜见没外人,一屁股坐下。
合计以前连赏罚都做不到分明吗?
真是高估了你们古人的实力!
“新的账簿做的也不错,统计的物资很准确,只是以前的那些呢?”
“烧了,以前的太乱,一进一出根本难以核算。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改过自新。”
“嗨呀,怠之误我。”
程开山一拍大腿,有些懊恼:
“都怪我,没能和你交代清楚!我知道以前的乱,不仅我们乱,给朝廷看也是如此,不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找朝廷要兵员物资,不要兵员物资,又该如何扩充实力?”
李乜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呢!
原来就这?
“朝廷偏安东南,神州大地遍地烽火狼烟,他们自顾不暇,怎么?你还想去打秋风?痴人说梦罢了!
你也别急着埋怨我,叛军兵分三路、共计三万,我们要是不做打算,只能去地府里向朝廷要物资了。”
“什么?三万?”
程开山跪直了身子,吓得拍案而起。
安州城被攻破的那天自己知道,人一过万、无边无沿,手下这三千军队就是以一当十,也被磨的连渣都剩不了。
当即拿出笔墨,放在桌上:
“快,快写求援信。如果岱县守不住,通往鄂州的道路通畅,没了鄂州,江都危在旦夕。”
李乜没有拿笔,反而说到:
“我们写好了,送往江都要十天半个月,一来一回一个月没了,援军正好给我们收尸!”
“对,即刻开拔,进驻岱县,依托城池固守待援!”
“我就是从岱县过来的,那里的城墙年久失修,四个角塌了三个,连条狗都挡不住。况且,比起安州城又如何?”
程开山急了。
起身来回走动,身上的铠甲叶片哗啦啦作响。
焦急的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李乜被他整笑了。
还以为他很聪明,没想到也是草包一个,空有一身蛮力。
如此,鸠占鹊巢不过分吧?
抽出刀插入地面,指着颤巍巍的刀把说道:
“这是什么?这是刀,你身为三军统帅,为什么不敢率军和那些乌合之众拼一场?”
“他......他们人多势众......”
“那你的手下就是吃干饭的?”
李乜亲自为他分析形势:
“第一,敌人远道而来,路途劳苦,我们以逸待劳也!”
“第二,敌人军备松弛,未经训练,纯属乌合之众也!”
“第三,我方兵精粮足,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飞龙骑脸了怎么输?”
“况且我们能跑,可岱县的父老乡亲们怎么跑?往哪跑?跑得了一时怎么跑的了一世?
白鹿山上发现铁矿,如果被敌人占领,有了趁手兵器,我们又该怎么打?
放心,有我看你的后路,绝对没问题!”
程开山冷静下来,是啊,该往哪儿跑?
没了根基就是丧家之犬,去别人地盘上也只是依附罢了,最后连人带马还是要丢。
与其那样不如血战一场,倘若赢了,自然一本万利,万一输了?
李乜面对他看向自己的目光,拿起纸笔,当场画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