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693章 告一段落

第693章 告一段落(2/2)

目录

说到底,楼令参与了太多的大事,并且从未出现过判断失误,哪可能说想要降低存在感就可以办到。

郤至去谈不止名正言顺,他能够代表郤氏,郤氏的历史比楼氏悠久,总是可以更加取信夷昧的。

晋君周稍微愣神,转头看向郤至,说道:“中军佐以为呢?”

讲实话,不是为了晋国考虑的话,楼令压根不会来管吴国的事情。

毕竟,楼氏数十年以内的核心利益绝对不在南边,吴国能够帮到的是晋国。

“他们的战略意识太薄弱,乃至于根本没有战略意识,我总归不能完全不管。”楼令这样想着会郁闷又自持,总之是心情复杂得很。

郤至没有二话表示愿意接过任务,一点都不耽搁就去找夷昧了。

给寿梦的期限已经到了,对不对?

郤锜也安排了日后在吴国驻军的家族,连带留在吴国担任驻军主官的人选都挑好了。

谁来成为吴国驻军的主官?乃是自荐的长鱼矫。

担任晋国司马的长鱼矫要是成了吴国驻军主官,自然不能再履行司马的权责了。

所以,长鱼矫改任为吴国驻军的主将,其实牵扯到了新一任司马需要重新挑选这么一件事情。

一系列的事情离不开楼令的参与。这不是楼令到底有多么位高权重,出于长鱼氏目前是楼氏附庸的这一层关系。

长鱼矫当然是事先取得了楼令的支持,要不然就是作为附庸的自作主张。

而楼令愿意支持,一来是希望在吴国的事情上保持影响力,再来就是晋国首开长期在他国驻军的例子,日后一定会形成惯例。

注定会成为一个惯例,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历史上,晋国首次在他国长期驻军要等到荀跞担任中军将的职位,第一个晋国长期驻军的国家是卫国。

而当时的晋国主要是必须控制住“棘津”这个大河渡口,后来也在当地修了跨河大桥,不得不长期派军进行驻扎,由此也让晋国多了一个“将军”的官职。

什么将军?就是“将”一地之“军”啊。

因此,晋国也就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将军。

晋国在他国驻军的将军,理解为像是麦克阿瑟这种太上皇就行了。

所以,晋国在卫国有一名将军,其实就是完成了对卫国的控制。

只不过,晋国只是控制卫国不久的时间,后来随着赵氏与范氏、中行氏打内战,卫国脱离了晋国的控制。

因为已经正式任命的关系,长鱼矫成了晋国在他国驻军的首位将军,他将与申巫臣一起来完成对吴国的控制。

获得那种机会的长鱼矫,他只要操作妥当,能够一直汲取吴国的资源来壮大自己的家族。

最为主要的事情是,长鱼矫已经发现在国内没有多好的机会,认为外出反而是机会多多。

要是长鱼矫想将事业干得顺利和长久,自然不能忘记对楼氏进贡,自然也就有了属于楼氏的那一份好处。

长鱼矫要不要分润其他卿位家族一些好处?反正他不能直接与除了楼氏之外的卿位家族接触,需要通过楼氏这么一层。

闹到最后,长鱼氏在吴国干得兢兢业业或是非常努力,得到的好处可能要拿出去六七成之多。

只不过,仅仅能够获得三四成的话,那也是长鱼矫可遇不可得的机会。

不能说长鱼矫的认知错误,事实的确是晋国被卿位家族把控得太严了!

司马一职的空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包括了卿位家族。

在晋国,司马一职长期遭到弱化,后面经过韩厥与楼令的加强,只是并未完全恢复权限,也不可能恢复完整的权限了。

毕竟,晋国有了超然地位的卿大夫,由卿大夫来把持军权,哪里轮得到司马去发挥嘛。

只是呢?无论再怎么说,司马也是卿大夫和中军尉之下的职位,还出了韩厥和楼令这两名爬上卿大夫位置的前辈,本身的位阶在摆在那里,一定是要让认为够资格担任的人抢破头了。

几天之后,郤至在会议上表示已经跟夷昧谈好了。

“夷昧的条件之一是让蹶由担任司马。”郤至先提这一点,接着说道:“他的第二个条件是寿梦可以安葬在历代先君的陵墓边上。”

吴国的武官第一人便是司马。

晋君周很直接地说道:“不剥夺君权的话,怎么来完成对吴国的把控呢?”

任何的时代,谁掌握暴力机构,谁说的话就会显得更管用。这是因为谈不拢的话,有使用武力颠覆结果的能力。

郤锜的关注点在夷昧竟然接受了寿梦死亡的事实,脸色很臭地说道:“吴国亦是畜生之国啊。”

晋国认证的第一个畜生之国是秦国。而这种认证除了晋国与秦国高层的各种恩怨纠葛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秦军在晋国一再肆意地无差别屠虐。

晋国说寿梦已经死了,夷昧就该相信吗?

在郤锜看来,无疑是夷昧为了爬上君位,结果不要老父亲了。

士匄笑呵呵地问道:“夷昧有过问自己的那些兄弟吗?”

“没有问啊。”郤至说道。

士匄立刻又“呵呵”了两声,说道:“果真是畜生之国啊。”

他们现在还能那么评价,主要是像夷昧这样的人很少。

等为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可以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兄弟再杀个昏天暗地,类似的事情变得见怪不怪,没有人会特别在意,只会在意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楼令比较怀疑夷昧怎么会那么快妥协,并且真的不在乎一众兄弟的死活。

这是因为楼令多少知道吴国的一些崛起过程,印象中寿梦的儿子还是非常团结友爱的。

当然了,等寿梦的儿子这一代人死光,轮到第三代之后,吴国公子为了君位可谓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了。

“司马不能给蹶由。”楼令说道。

想要控制一个国家,结果漏了军权归属,什么样的人才能干得出这种事情。

按照晋国君臣之前的商议结果,要么是让吴国司马空缺,不然就是由驻军将军来兼任。

其实,晋国君臣比较不愿意让驻军将军兼任,不是担忧权势过大,主要是那样一来驻军将军也会成为吴君的臣子,身份上的冲突就很大了。

什么情况呢?其实就是,绝对不能明明白白的出现臣子控制国君现象,要不然晋君周首先受不了,再来就是列国也会哗然再指责晋国君臣的做法。

目前还没有“掩耳盗铃”这个成语,要等范氏灭亡才出现典故。

然而,晋国君臣无疑就是在干掩耳盗铃的操作。

“让巫臣的儿子狐庸担任执政,巫臣担任司马?”中行偃提出这个建议。

他们还能够看不出申巫臣之前在吴国的布置吗?没有拆穿是觉得无所谓。

说到底,申巫臣既是楚国的叛逃公族,名声方面也很差劲。

申巫臣先劝谏楚君别娶夏姬,后一脚丢下整个家族带着夏姬私奔,导致家族遭到清算。这样的人,名声会好才是怪事。

晋国是军权重于其它,更多的国家则是第一文官的地位比第一武官高。

中行偃是用晋人的思维在进行建议。

晋君周和郤锜下意识看向楼令,搞得楼令好像是躲在幕后操控晋国似得。

“父子同为吴国高官,或是一段佳话。”楼令说道。

晋国收留申巫臣是为了跟楚国过不去。

全家被杀的申巫臣,尽管是错在他身上,可是已经不可能跟楚国各自安好了。

历史上的申巫臣一生都在跟楚国过不去,也就是晋国在争霸过程中长期站在上风,要不然光是以申巫臣的人生轨迹,说一句应该遗臭万年绝对不为过。

晋君周又过问其他卿大夫的意见,没有卿大夫反对,派人召唤申巫臣以及狐庸过来。

等这一对父子得知既定的结果,父子两先是面面相觑,随后进行了谢恩。

“行吧。”郤至心里挺无所谓,不能从夷昧这里得到好处,改为向申巫臣进行索取就好了。

难道申巫臣还能够因为成为既定事实而拒绝?他可能脑子有问题,不至于问题那么严重。

至于说夷昧怎么样?他既然为了坐上君位可以无视父亲与兄弟的死活,也会继续进行妥协。

对吴国的处置出现了最终的结果,晋国君臣选定了撤离的时间,日子定在六天之后。

在这六天里,以往压抑的气氛消失,大体上就是整体变得比较欢快。

“打得楚国屈服,灭掉吴国又帮忙复国,一年之内完成了这两件大事,我们实在是太厉害了!”士匄在一次会议上,当场讲了这样的话。

厉害吗?确实是非常厉害。

可是要说没有留下隐患,怎么可能的事情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