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132厂战斗机机设图 上(1/2)
第214章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132厂战斗机机设图上
此时国内的歼8战斗机装备部队还不到3年,但是世界局势发展太快,各种新飞机新战法不断出现,国内的歼8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歼8这款战斗机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仿照的米格-21,主要用来对付北方的高空高速轰炸机的。
其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因为当时国内装备的歼-6高空性能有限,中国需要一款高空高速战机,于是在1963年7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技术报告会拉开研发歼-8的序幕,1965年5月17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其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
1969年7月5日上午9时,歼8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基本型装备两台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多种导弹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
虽然当时已经试飞成功,但是那段时间国内的军工生产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运动的影响,所以直到1979年12月31日,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才同意歼-8型飞机设计定型,1980年3月2日,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可是此时的歼8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美国为首的北约已经发展出第三代战斗机,并且已经完成了列装,根据一些机密资料显示,他们还在继续发展第四代战斗机,据说是要具备隐身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于是殷厂长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发展情况,要求132厂的研究人员要搞就搞一款对标美制f16的第三代战斗机,不再按照苏系的路子走了。
所以这款新型战斗机就是以f16为蓝本,相关的技战术指标都是对标的美军的。
他们一开始是按照f16进行描图设计的,后面在动力选型时遇到了拦路虎,因为此时国内比较成熟的发动机是歼8上用的涡喷-7a发动机,其推力只有7000千克,单台涡喷不足以推动他们的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机动性也会非常不足。
按道理,战斗机要想推力大,航程远,最好的选择是涡扇发动机而不是涡喷发动机,但是国内此时还没有批量制造过一款大推力的可靠的涡扇发动机。
比如在1963年,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研制涡扇-5发动机,用于改进轰-5轰炸机,1965年研制成功,但1973年因轰-5改进计划撤销而停止实验。
1964年,中国开始研制完全自主设计的加力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6,不过1982年因配套项目歼-9和强-6停止而被迫中止。
所以这款仿制美军f16战斗机的新飞机被迫只能用涡喷,然后寄希望于后续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研制成功。
既然发动机最好的选择就是涡喷-7a,那么要想有高速和高机动,那么就只能是在机体设计上想办法了。
于是鸭翼设计就进入了此时的132厂飞机设计师的眼里。
然后经过初步的论证,确信鸭翼的存在可以增加飞机的升力和降低阻力,使飞机在空中更加灵活。
在空战中,机动性至关重要,鸭翼布局可让飞机更易进行高速转弯和急速爬升,飞行员能更好地应对敌人进攻。
另外还能节省发动机推力,采用鸭翼布局的战机非常适合超音速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发动机的推力,对于发动机性能相对较弱的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
在发动机性能未达顶尖水平时,通过鸭翼布局优化了飞行性能。
“建昆,我们这么固执的要鸭翼,也是被发动机逼得没办法,咱们国内的高端制造能力还非常欠缺,就是给一台美制的f100—发动机给我们仿制,咱们都没那个能力制造出来,所以现在能马上见效的就是改变机体设计,采用控制难度更大的鸭翼来弥补发动机的短板了。”
贺老絮絮叨叨的跟王建昆说了好久,把他们为什么这么坚决的选择鸭翼,即使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也不改变这一设计理念的原因。
“贺老,原因我大致明白了,今天我给你们讲解的ns方程通解在工程上的应用,应该能够帮助你们大大简化计算,效率应该会加快很多倍的。
不过贺老,你应该知道咱们国内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了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了吧,如果咱们能在超级计算机跑一跑,进行几次模拟演算,我相信咱们的设计定型应该能加快不少。”
“超级计算机,我倒是看到过新闻上有报道,不过我听说那超级计算机一台的成本就要好几亿啊,咱们132厂可用不起这种计算机。”
“贺老,好几亿是对外宣传的说法,其实真正对国内的科研院所的销售价格只有8千多万,目前已经有好几个单位比如气象局,水利局等都购买了一台了,咱们如果买不起的话,跟这些购买了的单位协调下,看能不能空出一些机时和算力出来,咱们把设计图放到超级计算机上模拟试一试。”
“啊对内售价才8千多万人民币那确实便宜了很多,可是这笔钱咱们厂里还是拿不出来,另外去别的单位借用超级计算机,应该很难吧”
“应该不是很难,军工系统内应该也装备了超级计算机的,那家星耀集团有销售过一批超级计算机用到的芯片和电子元件给国内,应该是军工系统买去组装超级计算机了,你可以让殷厂长去跟上级部门了解下。”
“哦军工系统自己买零件去组装超级计算机这不可能吧,超级计算机很复杂,他们有这个能力去组装吗”
“相关设计图纸应该有提供给军工系统的,星耀集团在跟清华大学合作完成这款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研制后,就把相应的图纸和程序交给国内的一些部门了,他们按照图纸组装应该不成问题。”
“是这样啊!那我把这情况跟老殷说说,我居然不知道这些情况,建昆,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我啊,我是清华的学生啊,研制超级计算机时我同学就有参与,另外我亲戚就有在星耀集团工作,所以我对这些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
“也是哈!建昆,那我就先去找殷厂长了,让他去找找上面,协调下超级计算机的资源。”
“好,那贺老再见。”
……
“老殷,你知道那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不”
“贺老,这么晚了你还来找我,超级计算机,你说的是几个月前报纸上说的那什么星耀集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究出来的超级计算机”
“没错,今天给我们讲课的王建昆同志说,如果咱们的设计能用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下,就能比较快的完成设计定型了,你能不能去协调下,找找上级部门,让咱们用下这超级计算机。”
“贺老,你可太高看我了,这超级计算机可不便宜,报纸上说要好几亿一台呢,买了的单位怎么可能会借给我们用。”
“那王建昆说了报纸上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卖给国内的只要8千多万人民币,还有我从他口里知道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