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激辩!

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激辩!(1/2)

目录

既然来之邵自己都不在意,苏允自然也不会矫情。

果然,来之邵回去之后,便很快让那些胥吏带着各种资料、工具等前来投奔工部,工部经此补充,顿时变得热闹非凡起来,与之前的门庭冷落恍若隔世。

附近其他衙门看到工部这般热闹,顿时十分好奇,有些胥吏凑近了打听,听说工部竟然在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清明上河园,又听说从将作监那边将所有的工程队都挖了过来,顿时敏锐意识到:工部可能在那个小苏学士的带领下,要崛起了!

而将作监的营造事宜被工部抢走的消息,也快速传遍朝堂上下。

三日之后的朝会之上。

苏允身为六部尚书,站在颇为靠前的位置,他没有什么要发言的,高太后也不会问他什么事情,所以苏允低垂着眼睛,听着高太后问政。

苏允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模拟着若是自己处理这些政务,应该会如何处理,苏允还是能够保持着一个相当积极的心态的,他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这些东西在别处可没有地方学。

如此这般听了将近半个时辰左右,问政也渐渐少了,其余的可能就是会转移去崇政殿,然后由高太后请各宰执等去那边商议。

便在苏允等着高太后宣布退朝的时候,忽而有人高声道:“太后、官家,臣有事起奏!”

这一声呼喝,顿时令得众大臣精神一振,连着苏允也是睁开了眼睛,看向声音来处,嗯,近来上朝上得多了,许多人倒是混了个脸熟,这人他是认得的——御史刘挚。

此人资历上颇老,嘉祐四年便考中进士,出任南宫县令,政绩卓著,与信都县令李冲、清河县令黄莘被称为“河朔三令”。

后迁江陵府观察推官,由韩琦推荐下,出任馆阁校勘,迁著作郎。

宋神宗时,得到王安石的器重,拜检正中书礼房公事,迁监察御史里行。

然而在王安石变法后,上书陈述新法弊病,贬为衡州监管盐仓。

元丰初年,历任集贤院校理、宗正丞、开封府推官、礼部郎中,迁右司郎中。

此人性格极为刚硬,有人称他为‘骨鲠’,意思是一旦他跟你杠上了,便会让你如鲠在喉一般。

嘿嘿,不知道这骨鲠御史要弹劾谁,谁让他给缠上,谁就倒霉了!

苏允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心思,但没想到刘挚下一句话便如同一盆冷水浇他脑袋之上。

只听得刘挚说道:“臣听闻前几日工部苏尚书在城东营建一大型商城,名清明上河园,此园用于经营,这倒是无妨,毕竟咱们大宋商业发达,工部只要不与民争利,那都是无妨的。

但是臣听闻,工部直接把将作监的工匠都给抢走了,直接纳于工部之下,这直接抢走其他衙门人手的做法,将朝廷法度视作何物?

今日他工部可以抢走将作监的人手,那么明日我们御史台是不是可以直接将谏院的人给抢过来?再明日,是不是尚书省可以将门下省的人给抢了?

太后,此风绝不可长,若是此风一长,三省六部便再也不得安宁,臣请太后重罚苏尚书,并把将作监的人给还回去!”

草他妈的,原来被弹劾的人是自己啊!

便在满脑凌乱之时,忽而听到高太后道:“苏尚书,此事可否属实?”

苏允闻言赶紧出列,拱手道:“此事属实,不过此事另有隐情。”

高太后跟着帘幕看着苏允,道:“哦,怎么说?”

苏允放下手,看向盯着自己的众大臣,尤其是看着刘挚笑道:“那些工匠都是工部工匠名录上寻出来的,他们自然是工部的人,我们工部用自己的人,怎么就成抢将作监的人了?”

刘挚顿时脸上一沉,道:“工部已经有多少年没有权责了,是将作监一直在负责营造的事情,你这般作为就是不符合规矩!”

苏允呵呵一笑道:“什么规矩?之前这营造是三司在负责的,改制之后,已经将营造的事情归到工部这边了,不过是将作监趁着工部没人,将这一块的事务给抢过去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