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激辩!

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激辩!(2/2)

目录

“笑话!就算是三司揽权的时候,亦是将作监在负责具体的营造事务的,从国朝建国以来,从来都是将作监负责的,这一点谁不知道!”刘挚怒喝道。苏允闻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倒是我记错了。”

刘挚见苏允承认错误,立即乘势追击,道:“既然如此,你尽快将人还回去,不过,你这番作为却是不得不罚,太后,臣建议惩罚苏尚书,以儆效尤。”

高太后正要说话,却听得苏允道:“等等。”

刘挚看向苏允,道:“苏尚书,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苏允朗声道:“先帝改制,权力回归三省六部,撤销三司,财政归户部,吏部从审官院拿回权责,兵部从枢密院、三班院取回部分权责,而工部呢,水利司之权责被都水监所夺、工部司权责被将作监所夺,虞部司亦是空设,岂不咄咄怪事?

我身为工部尚书,入职以来,已经查索过改制时候的文书,都水监、将作监尽皆归工部所领导,因此,并不存在工部抢夺将作监人员的事情,因为将作监就是工部下属衙门。

今日大家都在,那也不妨跟大家透个气,接下来工部会全面接收都水监、将作监以及工部其余所有权责!”

此话一出,顿时满堂喧哗,尤其是户部侍郎曾布尤为激动。

因为苏允虽然没有点名户部,但是都水监、将作监、屯田这些权责在三司撤并的时候尽数被户部接收了过来,现在可都是户部的产业,苏允这是要将这些事情都给抢回去,那如何了得!

曾布大声道:“此事万万不可!”

苏允看了一下闭目养神的户部尚书李常,然后再看向跳出来的曾布,笑道:“曾侍郎,有何不可?”

曾布哼了一声道:“改制之时,为什么当时将三司尽数并入户部,是因为户部有这个能力承接这些事务,工部有什么,这些事情拿过去之后,你们能承担得起来么?

现在的工部不过小猫小狗两三只,你们将这些事务承接过去,岂不是要坏了朝廷的大事?”

苏允笑道:“这算是什么理由?当时户部也不比现在的工部好多少,你们不也一样接过去了,而且无论是都水监、将作监等,都有一套人马在,我们工部接过来,这些人马自然是原班人马管理这些事情,换个领导单位而已,能耽误什么事情。

倒是你们户部,将三司给兼并了,三司的优势你们没有,但三司的臃肿你们却是学了个十足十,听我句劝,将属于我们工部的职能剥离出来,还给我们,你们户部专心理财,反而对朝廷好处更大!”

苏允转头与高太后拱手道:“太后,之前三司在时您也是看到的,三司侵夺六部权力,成长为一个巨无霸,大了之后弊病便丛生,这也是为什么先帝一定要分拆三司的缘故。

而如今户部已经渐渐有成为另一个三司的迹象了,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将侵夺其他部衙的权力还回去,以后户部定然会步上三司的路子。

国朝为什么在废弃三省六部多年之后,又重新回归到三省六部的老路子上来,就是因为三省六部乃是最为合理的权力结构,三省可以互相制约,六部亦是可以相互监督,避免侵权。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自然是要各司其职,若是如同今日刘御史所说,今日户部可以侵吞我工部的权责,那明日尚书省便可以侵吞门下省的权责,如此下去,国将不国矣!”

此言一出,连高太后都忍不住动容。

她之前是反感苏允这般做法的,在她眼里看来,苏允是不甘寂寞,非要拿到一些权力在手上,但被苏允这般一说,赵家祖宗传下来的制衡术顿时出现在她的脑海之中——且要异论相搅,即不敢各自为非!

高太后脑中快速闪过所习之知识:中书定策,门下复核、尚书行之,使乱政不行;吏部用人、礼部兴礼、户部理财、刑部治乱、兵部御敌、工部建设,六部各司其职,天下咸宁!……

便在高太后快速思索之时,曾布已经是哼了一声道:“太后,莫听苏允乱政之言!先帝改制的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未必都是对的。

改制的时候,将政事堂分拆归三省,看似相互制衡了,但近来诸公不还得重新讨论将三省合二为一么,这其中缘由是什么,是因为决策过于分散,便会造成政务拖沓,最终导致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水利、屯田、营造等事务在户部管辖之下是能够发挥最大用处的,户部本来就管着税收,水利也好、屯田也罢,还有这营造,哪个跟税收没有关系?

若是分出去了,定然导致朝廷岁入大大减少,太后,财政乃是朝廷根基,万万不可动摇啊!”

曾布这么一说,高太后顿时又有些动摇起来。

岁入才是最大的问题啊!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