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良渚当国王 > 第147章 这就是护城河

第147章 这就是护城河(1/2)

目录

第147章这就是护城河

开荒工作的第一步,修筑灌溉系统。

叶青的计划是修筑一条十米宽的人工河。

这条人工河,从砖瓦场直通部落所在的沙洲,长度大约七八里。

通过这条人工河,将水库的水引到部落。

然后,围绕着部落所在的沙洲,再修筑边长4里的一圈方形河道。

两者连通,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

虽然现在的河沟水网,也能灌溉,但灌溉需要汲水,那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即便使用水车,人力一样也免不了。

因此,灌溉系统,水位必须要高于稻田。

灌溉时,开闸放水,水自动流到稻田里,省时省力。

修筑这样一套灌溉系统,工程量方面,叶青也计算过。

计划河堤的高度两米,顶度4米,底宽8米,长度算8里,河堤是两条,就是16里长。

土方量算下来将近10万方。

环绕沙洲的环形河道的修筑,采用同样标准。

虽然环形河道总的长度是人工河的两倍,但环形河道只需要修筑外侧的一条河堤就可以,内侧利用沙洲较高的地形,并不需要修筑河堤。

所以,土方量也是10万方左右。

那么总的土方量是20万方。

工期多久呢

河堤的修筑和大坝的修筑完全不同。

大坝为了坚固,要用黄土,要夯筑。

而河堤要求就不需要那么高了,因此修筑方法也简单的多。

河堤的修筑完全用不着夯筑。

修筑的时候,直接取用已经半干的沼泥,将半干的沼泥切成块,然后在河道两岸整齐地堆码。

堆码时,用脚将沼泥踩一踩,踩平,踩结实,让沼泥结合紧密,粘在一起。

干了之后,便是完美的河堤了。

也不用担心坚固的问题。

修筑的时候,堆一层沼泥,铺一层干草,河堤的坚固度就完全足够了。

沼泥的取用也非常的方便。

这个时候是枯水期,沼泽、水洼大多已经干涸,半干的沼泥多的是,随处都可以取用。

这套灌溉系统也不完全是另起炉灶,这片地带,河沟、水网密布,可以借用的天然河道,极其地多。

有这些天然河道的存在,需要挖掘的地方少之又少。

基本上不需要挖掘。

即便是高出其他河道一些的滩涂,在两边将河堤修筑起来后,也就变成了河道。

虽然这处河道浅了点,但对人工河将来的水位来说,也没有什么大碍。

而这样的地方很少,即便是挖深一点,也用不了多少工夫。

这就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综合算下来,整个灌溉系统修筑的时间,也就二十多天,一个月都不要。

这套灌溉系统修好之后,作用可就大了。

灌溉方面,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上游水库,储存的水量,对部落的用水量来说,几乎算是无限的。

无论多么干旱,灌溉部落区区几千亩水田的水量,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乏的。

所以,旱灾是不用担心的。

像去年的那种涝灾也不用担心了。

开垦出的水田,全都位于沙洲周围。

这里是除了沙洲之外最高的地形了,再大的洪涝也淹不到这里来。

另外一方面,这套灌溉系统,在运输、交通上,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