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宾馆改制期(2/2)
只有他们这些默默无闻的职工,在不知任何消息的情况下,还再默默的付出。最终会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的,只能是他们这些无钱无势的人。
就这样,又一场没有征兆地游行,在市政府的门口直接上演。这次游行职工们有自己的权益诉求。
这样的游行也反映出,在改制期间,政府没有把工作做的再细一点,并做好关于底层职工每一方面的工作。
一些不明真相地群众,看到这种情况,都为这些职工的诉求鸣不平。有些有头脑的人,直接参与游行方案策划,把本是普通的诉求事件儿,变成了一场反对改制的大游行。
赵俊马所在的二楼餐厅前后台的职工,也有一部分跟着参加了游行。
他们知道参加这次游行后,会将失去自己现在的工作,可那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稳定一些,过的更好一些。而发出他们的吼声。
宾馆的领导对这次事件儿高度重视。到现场把每位参加游行的职工逐个的劝回。
这次事件也导致了已经调查清楚的宾馆部分资产,又重新进行了清算审核。游行的职工也不敢再到宾馆上班,在家等待着宾馆对他们的处理结果。
宾馆的领导打电话,给他们逐个进行谈心。要求他们在约定时间里必须上班,只把带头的那个职工进行了停职审查。
又来上班的职工私下议论着,他们要为已经被停职审查,带头闹事儿的那个职工喊冤。原来他们的幕后还有指使人。
经过一个个的询问,他们终于承认,是葛总让他们去市政府申诉喊冤的。
葛总认为这次改制,已经影响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需要宾馆领导给一个详细的解释。
可能是向总没有经过各位副总的同意。就已经着手改制的事宜。葛总认为,向总根本没有把广大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葛总的说辞得到了最底层员工的响应。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要去找个说理的地方。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去市政府申诉自己的利益,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向总为葛总的短浅眼光感到生气。但气得只是摇头,以后只能靠改制进程有序的进行,把这些目光短浅的人,进行历史性的淘汰了。
这是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才成功的摸索出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改制方案。结果还是有人去阻挠这历史的进程。
向总说:“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需要用实践来证明的。只有在历史的进程中,证明它是正确的,那就说明,我们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
耿经理和赵俊马两人互相分析后,都决定走一步看一步。现在还是改制方案制定期间。只有到最后拍板定下来,就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工作下去了。
向总也听说耿经理的思想有些动摇,已经找她谈了话。向总已经给她承诺,如果她最终不愿入股,最后也会把她返聘回宾馆。这个经理职位不会无故让别人去担任。
宾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餐厅和客房的经营人才。就算是改制成功,客房和餐厅也是宾馆的经济支柱。永远也该变不了服务客人的宗旨。
耿经理为向总的盛情挽留感动着,这说明她在宾馆的重要性。她为自己在改制中,还能发生作用感到兴奋。说明她还没有被改制的浪潮所淘汰。她也要再改革的春风中,化作一丝丝绵绵细雨,去滋润这有温度的大地。
赵俊马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中,会有什么的结果。就是没有什么结果,他也要去等待。
因为他在豫南宾馆的工作,曾经是他唯一的希望。也曾经承载着他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后的一切情感。
他爱豫南宾馆这个工作的地方,餐厅像他的恋人一样重要。
不,是他的衣食父母。他爱它爱的那么深沉。有了豫南宾馆的存在和发展,才有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里有曾经陪他走过美好时光又离去的同事。曾经有关心过他爱过他的人。也曾经有让他的心再此受过伤害的人和他伤害过的人。
他们一个个的从他的眼离去,各自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了。即使他也离开了豫南宾馆,他也会永远的怀念这个地方。
赵俊马现在最心爱的人谢芳芳,并不知道他的心理感受。她现在的挚爱就是他。所以她也应该喜欢这个地方。
这是她的初恋赵俊马打拼过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们再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的第一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