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能说会道的李富贵(1/2)
“卖鱼了!”
“卖鱼了!”
李富贵鼓足了力气大声吆喝着,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嘈杂的县城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出。
“又肥又大的大鲫鱼!”他一边喊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鲫鱼的大小,仿佛要让周围的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鲫鱼的肥美。
“还有漂亮吉祥的红鲤鱼!”他的目光转向红鲤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红鲤鱼在水桶里游动着,它那鲜艳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夺目,似乎也在为李富贵的吆喝助威。
“活蹦乱跳的大黑鱼……”李富贵继续介绍着其他的鱼,他的声音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前世,李富贵发愤图强以后,干过许多的事情。
他曾经在社会的底层摸爬滚打,为了生活努力奋斗。
他涉足过不少销售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吸引顾客的注意,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些经历让他变得坚韧而自信,也让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都能从容应对。
所以,他完全能够放得开,一点都不害臊。
他不像其他摆地摊的小贩,将地摊摆好以后,就傻愣愣地站在原地,一点都不敢吆喝。
他深知销售这玩意儿,尤其是摆地摊,谁的吆喝声大,谁就能吸引人。
吆喝,也就相当于是一种广告。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如果你不主动展示自己的产品,不发出声音吸引别人的注意,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淹没在人群中,无人问津。
有许多路人在走路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你在摆摊卖东西。
他们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或者被周围的其他事物所吸引。
如果你大声吆喝了,路人便被你的吆喝声给吸引了,知道你在卖东西,便会下意识地过来看看你在卖什么东西。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瞬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而且,围观的人一多,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其他的路人也会围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从众心理在人群中是很常见的,一旦有了一个焦点,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过去。
所以,吆喝很重要。
李富贵深知这个道理,他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吆喝声,让它更加响亮、更加有吸引力。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吆喝,就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
果然,在他的吆喝之下,有不少人围了过来,看他在卖什么。
他们有的是被李富贵的吆喝声所吸引,有的是看到人群聚集过来凑热闹。
这些人围在李富贵的板车周围,好奇地看着水桶里的鱼。
“嗬!”一声惊叹从人群中传来,一位五十几岁的中年妇女眼睛直直地盯着水桶里的一条黑鱼,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好大的一条黑鱼啊!”她忍不住再次感叹道,声音中充满了惊喜。
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黑鱼身上,仔细地打量着它的大小。
“这条黑鱼怕有两斤多重吧!”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黑鱼的长度和宽度,仿佛在估量着它的重量。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条黑鱼的浓厚兴趣,心中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将这条黑鱼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她的名字叫做于淑芬,是这轧钢厂家属区里的一位普通居民。
她的男人是轧钢厂的一名六级工,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每个月能够拿到87.92元的高工资,而且这还没有算上粮票补贴等福利。
这份稳定且丰厚的收入,让他们家的生活相对宽裕,在饮食方面也一直都很讲究。
她的男人最近一直吵着吃大黑鱼,说是黑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对身体好。
于淑芬也心疼丈夫工作辛苦,想着满足他的这个小愿望。
可是,她去了菜市场好几次,都没有碰见过大黑鱼。
那些日子,她每次满怀希望地走进菜市场,在各个鱼摊前仔细寻找,却总是失望而归。
市场上的鱼品种虽然不少,但大黑鱼却像是故意和她捉迷藏一样,始终不见踪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