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能说会道的李富贵(2/2)
没想到她今天在路上,偶然碰到李富贵摆地摊卖大黑鱼。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她心中一阵窃喜,觉得这是上天眷顾,终于让她找到了丈夫心心念念的大黑鱼。
于是,她便毫不犹豫地走上前,指着那条黑鱼,向李富贵打听这条黑鱼的价格。
“小伙子!”于淑芬开口问道,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这条黑鱼多少钱一斤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价格能够在她的接受范围内。
她看着李富贵,等待着他的回答,心中已经做好了购买的准备。
“大姐!”李富贵微笑着回答道,他的态度热情而诚恳。
“这条黑鱼卖1块8毛钱一斤!”他报出了价格,同时也在观察着于淑芬的反应。
他知道,对于价格,顾客总是会比较敏感。
他开出的这个价格可不低了。
在这个时期,各个地方的鲜鱼价格差距着实挺大的。
不同的地域因素、运输成本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诸多因素,导致了鱼价的参差不齐。
有的地方,因其周边河流湖泊众多,渔业资源丰富,鲜鱼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大约在0.6元到1元每斤。
这些地方的人们能够较为轻松地享受到新鲜且价格实惠的鱼类产品,鱼在他们的餐桌上是常见的食材。
然而,他所在的县,情况却大不相同。
这里的河流湖泊并不是很多,渔业资源相对匮乏,许多的鲜鱼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
这就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中间环节的各种费用,最终导致了鲜鱼价格的上涨。
在县城中各大菜市场,鲢鱼、草鱼、鲤鱼这些较为常见的鱼类,大概能卖1.1元每斤。
鲫鱼因为其肉质鲜嫩,口感较好,价格相对高一些,大概能卖1.2元每斤。
很少有鲜鱼超过1.2元每斤的,这几乎成为了市场上的一个价格常态。
而他把大黑鱼卖1.8元每斤,绝对是高价了。
尤其是现在还是下午,对于卖鱼来说,这个时间段并不是最佳的销售时机。
一般来说,早上的鱼更加新鲜,顾客也更倾向于在早上购买食材,所以下午的鱼市场相对较为冷清,顾客量也会减少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高的价钱,肯定不好卖。
不过,他却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他深知这个时候的菜市场上,很少有人卖大黑鱼。
现在市场上的鱼,基本上都是从江河湖泊中捕上来的,极少有养殖鱼。
野生的大黑鱼十分的狡猾,它们在水中有着独特的生存技巧和躲避捕捞的能力。
大黑鱼通常喜欢栖息在阴暗的水域,如河底的洞穴、水草密集的地方等。
它们的身体颜色能够与周围环境很好地融合,使得捕捞者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
而且,大黑鱼的反应速度极快,一旦察觉到危险,便会迅速逃窜,让捕捞者措手不及。
再加上大黑鱼味道鲜美,它的肉质紧实而富有弹性,烹饪后口感很好,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炖汤,都能散发出独特的美味。
同时,大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综合这些因素,他认为自己的大黑鱼具有独特的价值,当然要卖贵一点。
而且,他直接叫于淑芬为‘大姐’。
这在这个时候,绝对是一种颠覆性的叫法。
在那个相对传统和注重辈分的年代,人们通常会根据年龄的差距来选择合适的称呼。
按照于淑芬的年纪,大概有五十几岁了,而他只有二十几岁,按照正常的叫法,他应该称呼于淑芬为‘阿姨’。
但他却不按套路来,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巧妙的称呼方式。
他叫于淑芬为‘大姐’,这一声称呼,一下子就把于淑芬叫年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