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东北松花江上 > 第136章 玉石行业大遗憾

第136章 玉石行业大遗憾(2/2)

目录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成就了蓝田玉的千古美名。

诗中包含了一则动人传说,在遥远的过去,太白金星托梦给济贫行善的书生杨伯雍:“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此,蓝田的深山就能觅得了宝玉。

蓝田玉开采历史悠久,但因为产量不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随着古矿点玉矿的枯竭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各地均采用其他玉种为玉材,蓝田玉开采和应用渐渐失传,玉山遭遇地震后,古矿床所在的具体位置无人知晓,以至于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蓝田为葱岭(昆仑山)别名,蓝田为储运加工玉石之地等推论。

也就是说,在明朝以前,蓝田玉矿,就已经被地震毁坏坍塌了。

传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叫“冰花芙蓉玉”。

以大明朝举人宋应星的严谨治学态度,竟然也会出现这一处错误,只能说是一个遗憾了!

一直等到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载: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县秦岭山脉中,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

这一发现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

一直到2002年,陕西省地质局,对秦岭蓝田玉矿脉进行勘测,最终探明玉石矿带4条,玉石矿体5个!

现在是一九六四年十一月,想着见到“蓝天日暖玉生烟”的想法,收集到蓝田玉,难以实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